《拉贝日记》(修订版)重磅面世!翻开它:南京大屠杀目击证人的原始证言
发布时间:2025-08-11 19:55 浏览量:2
我要亲眼看看这些残暴行径,以便我将来能作为目击证人把这些说出来。对这种残酷的暴行(在城市占领10天内犯下的)是不能沉默的!
——约翰·拉贝
1937年12月24日于南京
1937年8月,还在北戴河度假的拉贝,得知南京已遭遇战火袭击,他辗转水路、陆路,花了十天半的时间,终于回到南京。彼时,他的桌上摆放着德国大使馆给所有并非由于职业或其他紧急原因而留下的德国公民的通知,该通知再次劝告他们离开南京。
没过多久,拉贝在日记里写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而且应该逃走吗?我认为我不能这么做!”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拉贝选择了留下来。
9月19日、20日
在这两天里,我在四次空袭中受到了战争的洗礼。从这一天起开始了——
1
1937—1997年,尘封六十载,
历史的证言终被出版
左图为拉贝日记原件,右图为1997年中文首版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全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事处经理和纳粹党南京地区负责人的拉贝,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特殊身份在城内从事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在此期间,他将自己在南京城特别是难民安全区内所见所闻的日军暴行,以各种形式记载入“战时日记”(1937年9月19日—1938年2月26日)中。拉贝回国后,于1942年将此日记整理成书稿保存下来。
随后,日记几经搬迁,在德国被尘封了60年,直至1996年12月被拉贝外孙女赖因哈特夫人公之于世。1997年8月,此稿中文版《拉贝日记》一书以世界首版在南京出版。
加固历史真相
1997年《拉贝日记》的出版轰动全球,兑现了拉贝在1937年许下的诺言:“作为目击证人把这些说出来!”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评价说:“《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这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严重罪行的有力证词。”
2016年,拉贝先生之孙托马斯·拉贝正式将《拉贝日记》南京卷手稿即《敌机飞临南京》1—6册(共8本),捐赠给中国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2017年,时值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国家档案局授权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印编辑出版《敌机飞临南京》,取名《拉贝日记》(影印本)。
为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及大众读者、研究者的阅读需求,2023年,在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前夕,江苏人民出版社又陆续出版了《拉贝日记》(青少版)、《拉贝日记——敌机飞临南京》(全译本)。
《拉贝日记》多版本图书的出版,让越来越多的人读到《拉贝日记》、读懂《拉贝日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3
历史的考据永远进行时
得益于《拉贝日记》全版本档案的面世,许多碍于当年信息条件未能明确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得以确证。从首版《拉贝日记》出版至今,以刘海宁老师为代表的翻译组成员,一直致力于《拉贝日记》的考据工作,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等方式,还原了拉贝在日记中提及的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地名、机构名及方位。
译者的资料夹
“和历史相关的书,你永远不可能说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我们只是尽可能地为读者还原历史真相。”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考据精神,《拉贝日记》(修订版)坚持以“准确反映《拉贝日记》的原貌,为世人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和拉贝其人提供真实可信的史料”为准则,力争做到“日记中出现的人物均有考据,日记中的地名均有佐证”。
每一次修订,都是对历史真相的再加固,其意义不仅在于史实细节的完善,更在于构建了多维立体的历史证据体系,并在国际视野中强化了抗战历史的真实性与教育价值。
拉贝日记(修订版)
[德]约翰·拉贝 著
《拉贝日记》翻译组 译;刘海宁 审校
定价:88.00元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ISBN 978-7-214-27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