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势|淄博好品卖爆了!4天时间吸引5万游客,创造130万元销售额
发布时间:2025-08-11 20:01 浏览量:1
“我们3天时间卖了4000多元,今天刚开始,现在已经卖了四五百块钱了。”8月10日下午5点,非遗产品牧蜂春成熟蜜酿制技艺传承人高博告诉记者,当天的销售非常火爆。
4天时间,吸引近5万游客,仅仅几元、十几元的小吃、手办,却创造出130万元展销额。淄博博山北门里美食城,“串”山越海烧烤争霸赛的炭火正旺,旁边熙临居的摊位前,长长的队伍正在等待着下一锅博山炸肉的出锅。游客们等待的似乎不只是美食,而是被赋予网红元素口味的一种期待。
金益德糕点。
福山旱酥鱼深受欢迎。
跳动在味蕾上的烟火集市
淄博博山北门里美食城,“串”山越海烧烤争霸赛的炭火正旺,油脂滴落的滋响与人群的欢呼交织成夏夜交响。赛场边缘,一场文化盛宴正盛大铺开——“礼享淄博展示区”内,康乾琉璃管鲍杯的光影、周村烧饼的酥脆口感、金益德糕点的甜香味道……在观众们的观感中碰撞、交融。这座烟火升腾的赛场旁,一座流动的“博山风物馆”已然开门迎客。
“如果这些小吃有争霸赛,我们旱酥鱼也是第一名。美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载体,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像我们旱酥鱼这样的网红美食越来越多,我们淄博的魅力就与日俱增。”博山区八陡镇福山村王帅告诉记者,他们8月9日卖出了200多斤旱酥鱼,当天只带来了100多斤,因为实在是做不出来了。
让美食、美器成为城市精神的代言,这其实也是淄博文旅升级的核心命题。
“昨天,我光花椒酱就卖了二三百瓶。”非遗花椒酱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吉伟介绍说,用煎饼裹花椒酱,满口“椒香”,确实非常下饭。
“好吃,好吃!”金益德糕点展台前,一名小朋友对淄博这种传统老式糕点的喜欢肉眼可见。以传统手艺制作的各式糕点,百年油香混着新烤的麦香升腾。
不光是博山豆腐箱完成了华丽变身——从传统宴席的“压轴菜”,到烧烤架上的“开箱取宝”。回民饭店的芝麻牛肉、嘎咕包子的灌汤包、熙临居的炸肉等现做现卖的展柜前,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淄博花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从“手办”到“文化信使”
“我们这款手链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在展示区的琉璃展柜前,一位大姐捧着一串琉璃手串爱不释手,神奇的制作工艺,晶莹水润的光泽,仿佛将一幅画卷搬到了手腕上。
“葫芦,福禄,柿子柿子,事事如意!这都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西冶工坊运营总监刘琳笑着说道,她将一款琉璃葫芦的挂坠,连同博山琉璃手工艺人滚烫的祝福,一起递给游客。
市民观赏西冶工坊制作的琉璃挂坠。
“昨天一天卖出去了将近1000多块钱,这是我们近来销售最火爆的一场展销。”市级非遗淄博王氏木雕传承人王坤告诉记者,这两天销售最多的除了手串、梳子等传统的木雕工艺品,就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木雕玩偶,这些木雕玩偶成了非遗木雕的“新宠”,受到了广泛的追捧。
“礼享淄博”旅游商品展台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火花四溅。
“这是我们淄博特有的花釉,这种花釉属于高温窑变花釉,每一个瓶的颜色和变化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有重复。”淄博花釉传承人夏文利正在向一位市民介绍产品,这些样式和颜色丰富的陶瓷产品,每件只要二三十元,既便宜,又上档次,让喜欢淄博陶瓷的游客如获至宝。
从“网红”到“长红”的密码
烧烤争霸,烟火正浓。“礼享淄博”的赛道也向着更远处延伸:得益牛奶、清梅居香酥牛肉干、金益德糕点、聚乐村酱牛肉、福山旱酥鱼、博花酥锅、淄博烧烤土豆片、桔梗酱菜……
在这场淄博烧烤的大“烤场”上,既有各家餐饮酒店的美食大餐,也有各种地方特色美食的参与加持。
“最近,我们博山北门里不但成了美食的天堂,还有很多有趣的非遗产品。我就过来排队,买了好几次炸肉和灌汤包。”博山居民孙大伟说,这种盛大的美食活动,不但商家愿意,市民们也很愿意掏钱参与,除了一次能品尝各种美食,还长了很多见识。
淄博用最生动的现场证明:传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已经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的。“礼享淄博”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让散落民间的瑰宝汇聚成河,让陶琉的光泽、糕点的甜香、木雕的质朴、烧烤的烟火,都化作可触摸的城市记忆。
这是齐风余韵的厚重,更是烟火人间的温度。在淄博,这场以“礼”为名的文化实践,正让城市精神随着每件手信、每口滋味、每次触摸,流入八方来客的记忆深处。
“老手艺接上新审美,非遗产品才能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淄博王氏木雕传承人王坤表示,非遗文创产品传承千年,不变的道理就是接地气。
淄博文创、淄博美食,不但要接地气,更要成为日用品和家常菜,这才是淄博文旅一直坚持的,让淄博从“网红”到“长红”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