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波“价格战”结束,燃油车的价格,大概率也回不去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22:00 浏览量:1
说到价格战,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当年的“团购大战”和“网约车大战”:
因为那个时候的团购,价格低到离谱;打车甚至一分钱不要,平台还倒贴红包……
可如今呢?
伴随着“价格战”的结束,团购可以说是越来越贵了,网约车偶尔甚至还出现了超越出租车的情况。
也正因为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顺理成章地觉得:
等到这波车市的“价格战”结束,燃油车的价格,大概率也会涨回来…
然而,现实可能没这么理想。
不管大家是否相信:就算这波“价格战”结束,燃油车的价格,大概率也回不去了!
这听上去可能有些反直觉,或者说不按套路走:
因为“卖车”和团购、网约车并无本质差异,车企怎么可能忍受一直低利润,赔本赚吆喝呢?
是的,常理来看,或者一个良性的市场来看,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把定语放在“燃油车”身上,结果就不一样了。
原因很简单:
就是燃油车,已经不再是市场的核心增长点了,它更像是“时代的尾单”——卖一点就算一点!
某种情况来说,这门生意已经走到尽头了,能榨一点剩余价值就不错了,遑论其他。
这并非信口开河,一些市场的动态,已经在验证这种说法:
譬如2019年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120.6万辆,市场渗透率是4.7%;
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都突破44%了——短短5-6年的时间,日月已经换了新天。
按照这个趋势持续下去,油车这个在萎靡的市场,商品怎么可能涨价呢?
更别说,诸多车企已经做好计划,会陆续“停产燃油车“了。
以北汽和长安为例,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
本田则是从2027年开始,将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
而大众、丰田、日产,也都给出了明确的“油转电”时间表。
所以啊,不用再幻想什么“价格战结束后,燃油车会反弹”——
这事儿,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更现实的问题,可能压根和“新能源渗透”、“停产燃油车”这些无关。
而是——就算车企想涨价,恐怕也没了那个底气!
说白了,在过去20年里,燃油车企是但凡能涨价,都会涨的;
甚至很多时候,加价提车才是常态。
这不是夸张,雷克萨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拿2018年来说,你要是去雷克萨斯的4s 店:问“能不能按指导价提车”?
销售大概率会回你一句:“对不起,我们这里没这么大的优惠!”
可如今呢?
曾经的“加价王”都开始疯狂降价了,就别说其他品牌了。
拿雷克萨斯es 来说,最低配的指导价就高达29.9万。
但裸车价降到多少了呢?
部分车主的公开信息显示:
很多人在20万左右就能买车,有些门店还延保8年,配360全景和电尾门。
就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把当年加价买雷克萨斯的车主叫出来,他们可能会怀疑人生。
而这种“割裂感”,可不只是出现在雷克萨斯身上。
你再看本田、丰田、日产这些原本吃“溢价红利”吃得最香的品牌,如今一个个都在掉队:
拿本田CR-V 来说,指导价18.59万起,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报到13万以内,还有额外福利;
丰田凯美瑞,曾经的“中级神车”,现在终端优惠动辄3万、4万,14万左右就能提车;
日产天籁就更离谱了,以前的爆款神车,稳稳的月销过万;
可如今,降价至12.88万了,月销都还上不去——最低的时候甚至一个月只卖3442辆,不可不谓之凄惨!
这些现象拼起来,其实就一个词:
品牌溢价,彻底崩了。
曾经你是“省心耐用代名词”,消费者愿意为你多掏两三万;
可现在新能源品牌一来,配置高、体验好、智能化还领先三条街,再回头看你这些“经典老油车”——
织物座椅、机械仪表、车机半天点不动,油耗还高,居然还敢端着?
说实话,消费者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所以你会发现:
不是车企不想涨,而是涨不起来了;不是他们突然良心发现了,而是“溢价体系”塌了。
当年的“品牌滤镜”,如今在现实面前,变得越来越透明。
别说加价,能卖出去就不错了,不是吗?
考虑到这个情况,所以就别想着“油车还会涨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