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童声共谱文化交融乐章,“熊猫之声”2025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音乐盛典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8-11 21:57  浏览量:1

8月11日晚,“熊猫之声”2025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音乐盛典在中国欧洲中心天府音乐厅盛大举行。这场汇聚全球童声力量的音乐盛宴,以歌声为桥,串联起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共鸣,为成都这座“音乐之都”再添国际化亮色。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成都市广电视台与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国事务部联合主办,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影视少儿传媒中心等单位承办,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世界合唱理事会提供特别支持,首席合作伙伴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活动注入强劲动力。

多国合唱团献艺 天籁童声绽放光彩

盛典伊始,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银杏合唱团率先登场,一曲《明天》以清澈的童声拉开帷幕,奠定了整场活动纯真而温暖的基调。随后,中国本土及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合唱团依次登台,以各具特色的演绎勾勒出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音乐长卷:国内团队或以清泉般灵动的嗓音诠释自然生机,或以婉转曲调勾勒江南烟雨,尽显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国外团队则带来独特的异域色彩,韩国合唱团的歌声洋溢着少年朝气,马来西亚、泰国团队演绎出东南亚的灵动与热情,俄罗斯合唱团传递着北国的清澈与厚重,各国特色在舞台上碰撞出奇妙共鸣。

这些精彩演绎相互交织、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音乐图景,为这场国际合唱盛宴注入了丰富而鲜活的文化内涵。

非遗元素引关注 民族文化展现活力

活动现场,非遗文化展示成为亮点。四川黑水县卡斯达温舞传承队表演的《卡斯达温・薪火》,以刚劲舞姿再现嘉绒藏族历史记忆,这支曾作为出征誓言的古老舞蹈,如今已成为非遗保护的鲜活样本。

随后登台的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合唱团,以千年流传的和声承载民族记忆,与卡斯达温舞形成 “歌与舞” 的呼应,生动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

全场同唱传播理念 音乐搭建沟通桥梁

活动高潮阶段,“熊猫之声”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国际合唱展演及评测艺术总监、评委、INTERKULTUR 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艺术总监约翰・鲁兹现场指挥,全场观众与各国合唱团共唱《茉莉花》。这首经典民歌既承载着国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音乐名片,在多国友人的合唱中更显跨越国界的感染力,让熟悉的乡韵与世界的和声交融成最动人的共鸣。随后一曲《成都》引发集体合唱,诠释出 “同声歌唱,凝聚各国人心” 的深刻内涵。

本次音乐周不仅举办了国际合唱评测、中外合唱团展演、大师工作坊等丰富活动,还通过交流音乐会等形式促进了各国团队的艺术交流与文化互鉴。担任本次活动评委的专业人士对各合唱团的总体准备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尤其肯定了来自广州、韩国和俄罗斯的团队所展现的独特民族文化特色、出色声乐准备质量和有趣的现代曲目。他们相信,这场充满活力与温度的音乐盛会,将持续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在未来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让合唱艺术的魅力跨越山海、深入人心。

作为成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熊猫之声”以童声合唱为纽带,让天府文化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不断焕新——它不仅将成都的烟火气、诗画韵与人文情推向国际舞台,更以少年人的纯真共鸣打破语言壁垒,让不同文明在旋律中相互理解、彼此欣赏。这场跨越国界的音乐之约,既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成都力量”,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明互鉴的种子。随着活动圆满落幕,其搭建的跨国音乐桥梁并未终结,而是化作一条流动的文化脉络,持续串联起各国青少年的心灵对话,让“同声歌唱”的温暖与力量,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