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科学家精神,华师师生把“实验台”搬到汕尾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11 22:55  浏览量:1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物韵汕响”队、“理响汕海”队)赴汕尾市城区10所中小学开展“纵向帮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用青年声音传中国科学家精神。

“物韵汕响”队围绕“热、声、电、力”四大主题,精心设计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物理演示实验课。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课程是从曾在物理竞赛中获奖的实验项目出发,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操控电磁装置、利用空气炮击倒纸杯和亲手制作潜望镜的过程中,直观理解科学原理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上,学生频频发出惊叹,在动手实践与热烈互动中不仅感受到科学的奇妙与魅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到科学家坚守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一场生动的物理课成为点亮科学梦想的火种。

“理响汕海”队以黄旭华、彭士禄两位院士“隐姓埋名三十年,以身许国造核潜艇”的先进事迹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兼具情感厚度与思想深度的理论宣讲。

队员们带领学生走近两位院士可歌可泣的科研人生,让学生在精神的震撼中实现从“做科学”到“做科学家”的认知跃迁。宣讲不止于故事,更延伸至实践:队员结合物理专业优势,现场演示浮力原理模型、激光折射实验等基础物理现象,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科学梦想,深入浅出地传递科学知识。

从“实验台”到“讲台”,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师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不断丰富科普形式、拓展育人实践,在一场场科创探索中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让科学家精神在“百千万工程”实践中更加闪耀。

文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范乐雯图 | 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