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近期多人中招!警方已介入……
发布时间:2025-08-11 23:41 浏览量:2
“麻烦各位家长交一下
学习资料、练习题试卷等
费用共495元整……”
注意!
又有骗子混入班级群!
随着全国各学校
招录工作陆续展开
近期,有骗子悄然潜入
新生家长群
伪装成“老师”进行诈骗
目前,在全国多地
已有多名家长被骗!
北京
9名家长被骗
共计4000余元
据北京市反诈中心8月1日通报,近日,北京一中学在完成新生录取工作后,便组建了两个新生家长QQ群,并将入群二维码印在了入学手册上,连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快递至新生家长手中。
本来是为了方便沟通,没成想却引来了骗子的注意。由于扫码入群未设置审核环节,骗子便使用了与“群主”“管理员”相同头像,在清晨5点多发布了群信息“收取习题资料费和印刷费495元”,同时附上了交款二维码要求家长扫码支付。
由于是学校建立的新生家长群,“老师”通知交费数额也不大,家长们便信以为真,短短40分钟,有9名家长扫码交费共计4000余元,并且部分家长已被拉至一个新建群。
彼时,群内一名机警的家长起了疑心,向学校进行核实。学校获悉后,立即在群内进行澄清,将骗子踢出了群聊并及时报了警,避免了更多家长被骗。
广州
7名家长被骗
共计3700余元
7月22日17时许,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横沥派出所接到一名市民报警。
市民称其系辖内某学校准高一学生家长,通过学校公众号推文二维码加入一个招生咨询QQ群,群内一名自称“韩某某”的“学校工作人员”,以学校名义要求家长扫码缴纳校服费500元及学杂费200元。事主扫码转账后,察觉异常,随即报警。
接报后,南沙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经核查,前后共有7名家长扫码转账,转账金额在380元到760元不等,共计3700余元。而该校并无名为“韩某某”的工作人员,也未曾发布此类收费通知。
东莞
5名家长被骗
共计3600余元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7月3日,在东莞市某学校家长群里,有“老师”通知家长扫二维码交校服费、资料费。
有家长交钱后发出支付截图,截图显示商品说明为“钻石充值”,收款方为“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并非学校名称,且截图上也有提示“本次交易可能存在风险”。
很快,就有家长发现,此人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提醒家长不要缴费,但此时群里有家长反映已完成缴费。
随后,群里真正的李老师发言提醒,并将骗子踢出群聊。目前,该学校掌握到共5位家长反映受骗情况,涉及总金额3600元。其中部分家长已完成报案登记。
7月至8月录取季期间
这些诈骗陷阱要警惕
反诈民警提示
目前正值新生录取报到的高峰期
骗子多会利用
新生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
及对学校工作的不了解
混进群内实施诈骗
各位师生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虚假通知,催缴费用
陷阱手法:收到看似正式的“录取通知书”短信或邮件,要求点击链接查询详情或支付“录取确认费”。
谎称可内部操作,花钱补录
陷阱手法:接到电话或信息,自称“招生办老师”“内部人员”或“有特殊关系”,声称可以“破格补录”“点招录取”或“调剂到更好专业”,但需支付高额“疏通费”。
伪造信息,恶意谣言
谣言手法:不法分子编造传播“XX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XX专业爆冷无人报”“某考生被顶替”等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或误导志愿填报。
发放助学贷款/助学金?
陷阱手法: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教育补贴”或“助学贷款”为由,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或要求先缴纳“手续费”“保证金”。
钓鱼链接陷阱
诈骗手法:短信附带“录取查询链接”,诱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盗刷资金。
警方提醒
防范诈骗记住
“四要、四不要”
四要 >>
☞ 要官方查询
录取状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方App、报考院校招生网查询;通知书物流状态通过中国邮政EMS官方渠道查询。
☞ 要仔细核对
收到纸质通知书后,认真核对学校名称、专业、个人信息(姓名、考生号)是否与官方查询结果一致,查看印章(学校公章、校长签名)是否清晰有效。
☞ 要官方渠道缴费
如需缴纳学费、住宿费等,务必按照录取通知书内附的官方指南,通过学校指定的官方财务平台或对公账户。
☞ 要主动核实
对任何来源不明的录取信息、收费要求、助学通知,第一时间主动拨打高校招生办公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确认。
四不要 >>
☞ 不要点
不点击任何短信、邮件、社交软件中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二维码。
☞ 不要信
不相信任何“内部指标”“花钱补录”“提前缴费锁定学位”等说辞。
☞ 不要给
不向任何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考生号、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
不向任何不明身份的账户或个人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