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见证者

发布时间:2025-08-12 03:42  浏览量:1

看到这位名叫夏子轩77的网友在许女士作品下的留言,哑然失笑,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让我们想起来早期出现在二八网络中各种身份的见证人,如许女士的假邻居,亲身述说姚策是如何难以管教,许女士对他的付出,来力证姚策是“白眼狼”;如开封那位假家长,称接到教育局的通知,说“开封政法委要求所有家长,都去鼓楼公安4月21日的公告下点赞”,引发轩然大波,从此开封政法委被污名成“点赞委”;比如假借袁多多之口,说“许某被河南查了三代都非常清白”,在许女士军嫂身份、预备役身份、92年生育情况等,存在诸多无法核实或核实存在重大问题的情况下,这样高规格的评价就是大言不惭。

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位叫玉蝶的网友,说陪同肝癌晚期的侄子到上海中山医院治疗,认识了陪护姚策住院治疗的许女士夫妇,如诉如泣的讲述许女士夫妇如何救治姚策辛苦奔波,生动的描绘了杜郭不愿意捐肝后许女士又如何的痛苦欲绝,想当初如此身临其境的讲述可是征服了太多人。可实际情况是姚策在中山医院治疗时因医院病床紧张,姚策行动自如,选择了在医院附近租房,定期去医院配合化疗的治疗模式,且许女士夫妇只是去探望过一两次,不存在陪护一说。这些事实不仅狠狠的了打了这位玉蝶网友几记响亮的耳光,同时感叹是谁导演这样一位生动饱满的见证者角色?

今天看到这位来自于湖北的自称是护士的夏子轩77网友,不过是熟悉配方熟悉的味道。在她那有姓名、有药名、有地点、有细节、有情节的评论留言里,且不论表述上的语焉不详、层次混乱,还将“一支”这样的医用量词写作“一只”,对其文化层次实在是不敢恭维,就其内容的真实性上值得推敲;

其一,请问这位网友是在湖北哪个知名医院上班,连科室的名称、科室主任的全名都报出来了,医院名字不说是怕被查证?

其二,许女士在九江第三人民医院工作,这是九江最知名的肝病医院,其要千里迢迢奔赴湖北将胸腺肽存在你们医院的冰箱里,是家门口的九江人民医院没有冰箱还是不具备注射的医术?

其三,从小学时就知道的述事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这位护士网友的留言很饱满,展现了那么多要素,却将地点、时间都不交待,不说地点怕被验证,不说时间,是圆不了姚策治疗乙肝的时间与允许国外抗干扰素进口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吧?本来言多必失嘛,姚策什么时间得乙肝的?何时打干扰素?何时治疗好乙肝?更多的细节就怕经不起推敲,揭穿所谓母体垂直感染及倾家荡产的谎言。

其四,从留言看,这位自称只见过许女士一面的网友,描述了阳光下的许女士很惊艳,那说明不是在科室室内见到,而是在室外遇到许女士的,请问在那样网络不发达的时代,许女士还不是网红,你是如何在来往的人流中一眼就认出了她,并发出了“惊艳”“很漂亮”的惊叹?湖北盛产美女,你这样的评价会折煞审美的眼光。

其五,这位网友只与许女士有一面之缘,却清楚知道“她带着孩子去同济看病并在附近租房”“三四百一只,一星期两只,三个月就上万”的这样的细节,体现了以爷爷忘年交身份出现的科室主任张培兰,这个角色的重要串联作用。因为无法用真材实料证明的东西,口口相传也是打造豪华人设的最朴素食材。

这个得到近2200赞的评论,虽说文理不通,但明显可以感知到这位叫夏子轩77网友的心思,她在卖力的堆砌着信息,极力的捧许女士“伟大善良”原始人设的哏,还浓墨重彩的为她添加了一笔“美丽动人”的光环,在百十字的评论中不惜笔墨,用到了“惊艳”“很漂亮”等词,还蒙太奇式描述到“在阳光下,你一身黄色连衣裙”,将姿色平平、花甲之年的许女士偶像剧化了,除了感到少许的肉麻之外,还嗅到了背后渗透出的浓郁的虚荣之心,毕竟只有人设恒久远,流量才能永流传嘛。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网络的认知在提升,故技重施,仍旧用陈年的伎俩来维持二八的流量,这是吃准了老猩猩们认知能力,所以敢将她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揉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