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万分,日本人看到汉服炸毛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07:16 浏览量:1
如果在日本,要是有人穿汉服的话,日本人的心情是十分地复杂,一方面是反感,一方面是害怕,如果有人在网上发穿汉服的照片,甚至都会遭到网曝,难道日本人对这些衣服有恐惧之心吗?非也,它们并不是害怕这些衣服,而是害怕“汉”这个字,你要是改成“华服”,它们未必有这么大的应激反应,汉服之风愈发地浓烈,倭人就愈发地哆嗦,可能引起它们血脉压制的一种心理阴影。
日本人搞的动漫不是挺多的嘛,里面也有一些中国的元素,我看了很多日漫,如果出现了旗袍、马褂,它们会在旁边做个标注,写“中华风”三个字,但是绝对不敢标注“汉服”两个字,若是真的用到了我们国人认为的传统汉服或汉元素的话,它们连“中华风”三个字的标注都没了,刻意要回避“汉”这个字!
“恐汉”是日本刻在骨子里的基因,现在终于知道了为何日本要花那么多钱帮中国“去汉化”了吧,我们到国际上去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的,或者我是华人啥的,一般没什么人有反应,但是你要说我是“汉人”,别人就要回头看你了,尤其是倭人,它们心理的第一反应是,“不得了了,他想干啥,又要出来打人了是么?”
为什么倭人要资助文人、演艺圈的人、或者有话语权的人对中国进行“去汉化”,归根结底就是要敲掉中国的民族主义,因此它们就反复对“汉”这个字进行抹黑,在倭人的话术中,“汉”是汉族独有的,别的民族不要用,你要是用了,你就是被“汉化”了,那么你就低人一等了,你就不是一个文明人了,你就一个喜欢打人的武夫了。你们其他五十五个,一定要和“汉”进行隔离,不要被“汉”污染了,倭人如此地搬弄是非,就是怕“汉民族主义”兴起,若是汉民族主义兴起,那就有点吓人了,真的要出去打人的!
像我这种农民工,虽然都吃不上好饭,但骨子里都隐藏着“汉使”的基因,我特别想出去到周边国家去打人,我自己生命安危不重要,只要能替国家开疆拓土,就觉得死的特别值。我国的汉使,那是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工资、没有补贴、没有职位,在西汉时期,有的纯粹就是一个农民,跑到长安城里打声招呼,拿了一个临时工的聘书,上面写“汉使”两个字,然后就出去揍人去了,要么他把别人揍死,要么别人把他揍死,反正把汉使弄死了,随后汉朝的大军就来了要灭人国家了。
反正按照汉人的记载历史的传统,不管你朝代经济多么好,只要没有开疆拓土,一律被记载为“昏君”,只要你开疆拓土了,那么有缺点就有缺点吧,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因此宋朝为了和平,所做的隐忍,让老百姓安稳了多少年,按道理是有功绩的,但是没有啥用,后世记史的人一律抨击为“尽是无用之君!”
西汉的安国少季、涉何、张骞、傅介子、陈汤、常惠、班超以及其他上百名汉使,他们到了西域各国,这些人是胆子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野,他们的中心思想是,“我是汉人,到哪儿都应该横着走都行,我是来传播普世价值观的,谁敢不从?” 只要有人说,“我敢不从!” 他们立刻就拔出大汉的宝剑来,在对方的头颅上,检测一下手上的宝剑锋利与否?
尤其是那个陈汤,人家跟他讲理,他就不耐烦,说,真理就是我手中的剑、胯下的马,马能跑多远,真理就能跑多远!跟我们现代人讲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这都是一个意思,要是这家伙当时有了超高音速导弹,那还得了,朗朗乾坤之下,估计一个蛮夷都没有了,这家伙打人上瘾了,还假传圣旨,调动大军去打人,给朝廷写了一个报告,上面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跟朝廷解释为啥要假传圣旨,因为对方骂我们皇帝了,我来不及请示了,先去揍了他再说!
陈汤手下的一个士兵老是听陈汤讲“王道”,于是就问:“何谓王道?”陈汤说,“对手不乖,从他身上碾过去!” 士兵又问:“那霸道呢?” 陈汤说,“乖,那也得碾过去!” 士兵又问:“那儒道呢?” 陈汤说,“碾之前,跟他们打声招呼!” 士兵继续问:“那什么是人道呢?” 陈汤回答:“碾死后,说声对不起!” 士兵还问:“何谓无道?”陈汤说,“碾死后,让死者的家属情绪稳定!”
你看看这家伙干的事情,这不是搞“霸权主义”吗?我们现在都在宣传,搞“霸权主义”不好,搞霸权主义害人害己,有人就说了,你在外面再怎么耍横,最后汉朝不还是没了么!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要是西汉的时候,没有这群汉使,没有形成强大的汉思想、汉文化、汉族群,那么后世的中国一定是现在的欧洲,真正形成“汉魂”的是在汉朝,秦朝做的只是版图上的统一,做了一个打地基的工作,而“汉”,是把所有人内心里注入了一个“统一的灵魂!”
到了唐朝的时候,出去打人的理由很简单,不打你,都愧对我汉人的身份,因此唐朝的军队里,都自称“汉将”、“汉军”、出去就是要维护“汉家尊严”,你看他不说维护“李家尊严”,也不说“唐家尊严”,说别的不好使,根本发动不了群众,只有把“汉”抬出来,别人才害怕,只要一提到“汉”,对方就知道,他们真要出来打人了。就像现在说的三句话一样,一旦讲出来,那就要发生天大的事情了,这三句话是,“爹娘,孩儿不孝了!”、“列祖列宗在上!”、“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搁古代没有这三句话,要让敌人恐惧,就是翻旧账,翻什么时候的旧账呢,就是要把“汉”抬出来,就像朱棣五次进出漠北一样,他说的理由很简单,我为什么打你?你们给我解释解释,当年你们为啥要把汉高祖围了七天七夜不放!对方一听到朱棣提“汉高祖”,就知道投降没有用了,就搁那喊冤,说“围汉高祖的时候,也不是我们干的啊,那可能是我们祖上干的啊!” 朱棣说,“你们扯那么多没有用,反正是父债子还!我就是要替汉高祖报仇!”
现在大伙儿应该知道日本人为什么恐惧中国人提“汉”这个字了吧?一提到“汉”,人民群众立刻就能发动,不用国家发钱,我带着家产去打仗,就是为了“汉人荣光!” 这些年倭人搞鬼,弄的我们汉人压抑的不得了,都不敢轻易地说“汉”这个字,不过也要感谢倭人,由于它们背后搞小动作,对我们进行“去汉化”,一下子激发了国人的“汉民族主义”,我们不再遮遮掩掩,我们就是要穿汉服、说汉语、做堂堂正正的汉家子弟,接下来就是要收拾你们这班倭寇!
有一个外国专家可能是一个中国通,他说,中国最爱好和平的那些人,恰恰是他们的党,而我们居然错误地去反对他。要不是中国政府的克制,就凭民间这些家伙,脑子里全是“汉人至上”、“天下皆为汉土”,他们对这些外国人的态度都是打,打,继续打,打到服为止,就连清末,汉人没衣服穿,没饭吃,也没枪,照样瞧不起蛮夷,无论是义和团还是太平军,杀鬼佬丝毫不手软!这位外国专家说,我现在看到他们民间穿汉服,我浑身都冒冷汗,一旦“汉魂”回来,全天下除了他们是人,其他人在他们眼中,都是鬼佬!
我奉劝倭人搞小动作的,还是收手吧,你越是搞“去汉化”,那么中国的“汉主义”氛围就越浓厚,你看我这种爱好和平的农民工,都不提中华民族了,我直接自称“汉家子弟”了,为啥呢,因为我也手脚难耐,我十分渴望出去揍倭寇,如果你们继续捣鬼,我就要拿出汉使说的一番话赠送于你们,“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而今独倭寇未除,坐看宵小作乱,实乃汉人之耻也,今灭倭患,从我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