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顶鹑鸠

发布时间:2025-08-12 07:48  浏览量:1

**Geotrygon chrysia** 的中文名是 **绿顶鹑鸠**,属于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下的鹑鸠属(*Geotrygon*)。以下是关于该鸟类的详细介绍:

---

### **1. 分类与学名**

- **学名**:*Geotrygon chrysia*

- **中文名**:绿顶鹑鸠(“绿顶”指其头部金色羽毛,“鹑鸠”体现其鹌鹑般的体型与鸠鸽科特征)

- **别名**:绿顶地鸠(部分文献使用)

- **科属分类**:鸠鸽科(Columbidae),鹑鸠属(*Geotrygon*),与近亲红顶鹑鸠(*Geotrygon montana*)形态相似。

---

### **2. 形态特征**

- **体型**:体长约23-28厘米,体型圆胖,类似鹌鹑,腿较短,适应地面活动。

- **羽色**:

- **头部**:头顶及后颈呈亮金色或橙黄色(雄鸟更鲜艳),眼部周围有裸露的蓝色或紫色皮肤。

- **身体**:背部为深紫褐色,胸部至腹部渐变为粉灰色,两胁有白色细纹。

- **翅膀**:飞羽深褐色,飞行时可见尾下覆羽的锈红色斑块。

- **虹膜与喙**:虹膜橙红色,喙黑色,基部略浅。

---

### **3. 分布与栖息地**

- **地理分布**:

- **原生地**: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巴哈马群岛、古巴、伊斯帕尼奥拉岛(多米尼加、海地)、波多黎各等大安的列斯群岛。

- **迁徙性**:多为留鸟,部分种群会随季节短距离迁移。

- **栖息环境**:偏好热带/亚热带的**湿润森林**、灌木丛及林缘地带,常栖息于地面或低矮植被中。

---

### **4. 行为与生态**

- **食性**:杂食性,以**掉落果实**、种子、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蜗牛、昆虫)为食,用喙翻动落叶觅食。

- **繁殖**:

- 巢筑于灌木或地面,由树枝、树叶构成简陋平台。

- 每窝产2枚白色卵,双亲共同孵化(约13-15天),雏鸟为晚成鸟。

- **叫声**:低沉的“咕-咕-咕”声,求偶时频率增加。

---

### **5. 保护现状**

- **IUCN评级**:**无危(LC)**,但部分岛屿种群受栖息地缩减威胁。

- **主要威胁**:森林砍伐、入侵物种(如猫、鼠)捕食。

- **保护措施**:部分分布区位于国家公园内(如古巴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国家公园)。

---

### **6. 与其他鹑鸠的区别**

- **绿顶鹑鸠 vs 红顶鹑鸠(*G. montana*)**:

- 绿顶鹑鸠头顶金色,红顶鹑鸠头顶为深红色。

- 绿顶鹑鸠分布于加勒比,红顶鹑鸠广布于中南美洲。

---

### **7. 文化相关**

- 在加勒比原住民文化中,其金色羽毛曾被用作装饰,但无显著神话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