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笑脸为何“霸屏”—— 千叟宴背后的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12 07:56 浏览量:1
“政府为我们过生日,这才是最大的‘排场’!”8月9日,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那达慕会场举行的“羊名天下·千叟宴”上,85岁的巴德玛额吉自豪地说。
今年的千叟宴上,苏尼特左旗427位寿星老人正坐于会场主席台上,坐落于两侧的八座非遗主题包里绳艺、骨雕、皮雕等非遗文化和查干伊德、奶茶香味交织,一派欢声笑语。
这项延续18届的集体祝寿品牌活动,远不止于敬老的“排场”,牧区孝老敬老、集体祝寿的文明新风吹到北疆深处,更蕴含着解读时代变迁的文明时尚和文化密码。
8月9日,活动开幕式现场。
笑脸背后,归属感与文化认同的回归
镜头前,73岁的退休民警胡大爷和85岁牧民任大爷笑得像个孩子。
“退休20多年,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是对我们的尊重。”“我从小在草原放牧,没想到晚年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们的感慨,道出了集体归属感对老年心灵的滋养
“以前各家单独办寿宴,攀比排场让人心累。现在旗里为我们集体祝寿,人情味浓了,人情债没了!”一位老人抚摸着定制的寿星纪念品,道出了近20年移风易俗的显著变化。该活动创办以来,苏尼特左旗累计为4000多名老人简办寿宴,节省开支逾1000万元。
与此同时,活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免费体检+文体赛事”组合拳拓展了服务外延。今年设置的沙嘎、康乐牌、台球、喜塔尔等老年人文体赛事,为老人们提供了同场竞技、欢聚交流的平台。
8月9日,老人们在活动主席台正中就座。
银发经济,情怀与市场的共赢实践
千叟宴,苏尼特左旗这项已延续18届的集体祝寿品牌活动,不仅是温情的盛宴,更是银发经济活力的展台。
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温情氛围,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活动现场,非遗展示区变身消费热点,蒙古馃子摊位前排起长龙,骨雕工艺与文创产品订单不断。更精彩的商业联动在“舌尖上的竞技场”——千叟宴美食甄选活动中上演。
多家本土企业同台竞技,由寿星老人和游客组成的“大众评审团”现场品鉴打分。与此同时,10名网络达人穿梭其间,通过直播镜头带领百万网友“云”尝羊肉、“云”赏非遗。
当商业赞助支撑起非遗展销,当企业摊位环绕着寿星长桌,尊老传统与市场经济完成了一次默契的握手。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老人受益”的模式,如同草原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8月9日,老人在品尝苏尼特涮羊肉。
从“被服务”到“共参与”,银发展台上的价值创造
在苏尼特左旗千叟宴7个苏木镇非遗展示展览展销现场,一场由银发族主导的商业与文化盛宴正火热进行。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全情投入的老年“掌柜”与“匠人”:
绳艺展位前,白发额吉们手指翻飞,编织五彩挂饰,向游客讲述“草原赐福的吉祥结”寓意,身旁的收款提示音不绝于耳;
在查干伊德(奶制品)展台前,身着传统服饰的阿姨们麻利地切分奶豆腐、封装奶皮子,“自家牧场清晨挤的鲜奶”成为最动人的广告,试吃品瞬间被抢空;
苏尼特左旗千叟宴,早已超越单纯的孝亲敬老道德叙事。它是一场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盛大交响,是物质丰裕与精神富足的双重见证。那些“霸屏”的银发笑脸,正是社会文明对漫长岁月最温暖、最有力的应答,解码着新时代敬老爱老、传承发展、共建共享的深层含义。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苏日嘎格
新闻编辑:陈春艳
- 上一篇:《墨玉簪》
- 下一篇:性价比高的抗老面霜哪些品牌推荐?这6款大牌面霜能在多维度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