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前往美国前,乌克兰5万大军集结边境,想复刻库尔斯克2.0?
发布时间:2025-08-12 07:59 浏览量: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还是很让人震惊。
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边境的森林里,履带碾过泥泞的土路,无人机在低空盘旋警戒。距离普京飞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晤仅剩四天,俄乌边境的硝烟味却骤然浓烈。
俄媒报道称,五万乌军士兵连同来自土耳其、波兰和格鲁吉亚的雇佣兵,已在切尔尼戈夫州边境完成集结,距离俄罗斯领土仅数公里。
图|乌克兰士兵
过去一周,这支军队发动了十余次试探性进攻,俄军则击毁了至少三支渗透小队,并在边境线后150公里内布下空中警戒网。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集结区域出现了大量新挖掘的工事和伪装网覆盖的装甲车辆集结点。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部队番号指向了此前在扎波罗热方向遭受重创后撤整补的旅团,这表明乌军指挥部正在冒险调动本已稀缺的机动预备队,以营造边境压力。
这一动作的时间点绝非巧合。8月15日,普京将降落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与特朗普举行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
图|俄罗斯总统普京
这是普京十年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地点选在白令海峡附近——沙俄1867年卖给美国的飞地,距俄罗斯本土仅88公里。
白宫直言会晤目标是敲定“乌克兰长期和平方案”,但俄方早已抛出两阶段停火计划:乌军先撤出顿涅茨克,再由美俄敲定最终条款。泽连斯基闻讯连夜喊话:“勿在细节上欺骗我们!”
乌军的布良斯克集结,本质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表演。
它刻意复刻了2024年8月的“库尔斯克2.0”行动:当时乌军以万人正规军突入俄境30公里,控制上千平方公里土地,令俄方被迫疏散数万居民并启动“反恐状态”。
图|乌克兰军队
那次行动虽被俄军最终击退,却成功制造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心理震慑。
如今在布良斯克方向,乌军显然试图重现这一剧本——用边境摩擦向西方证明乌克兰仍有反攻能力,同时向阿拉斯加会谈中的普京施压。
荷兰此时宣布追加5亿欧元军援,北约秘书长呼吁盟国效仿,恰为乌军的行动添上注脚。
但战场之外的博弈更显残酷。特朗普对俄乌和谈的“极限施压”已从“24小时解决”升级为“8月8日停火最后期限”,威胁对俄能源征收100%关税。
图|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普京在期限前派特使密谈促成会晤,实则以退为进:俄方核心诉求从未动摇——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属俄领土,放弃北约并停止接收西方武器,甚至暗示需通过新选举重组乌政府。
而特朗普的回应更令基辅心寒:“普京无需先见泽连斯基。”
美俄默契地将乌克兰推上砧板,马克龙紧急提议的欧盟峰会仅获冷淡回应,法德领导人私下承认“被通知而非被咨询”的窘境。 欧洲则被排除在决策圈外。
英德领导人听闻阿拉斯加会晤计划时“集体惊呆”,波兰议员疾呼:“今天卖乌克兰,明天打波兰!”
图|法国总统马克龙
俄乌战场此刻正经历危险的“双线震荡”。当西方目光聚焦布良斯克时,俄军却在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方向发动闪电战,8月5日突进至距哈尔科夫市仅15公里处。
俄军此次进攻大量使用滑翔炸弹和“柳叶刀”无人机,对乌军加固据点实施精确拔点,战术上更具压迫性。
亚速旅资深指挥官伊戈尔·克里莫维奇被精准击毙,成为俄军宣传战的“重磅战果”。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被迫从顿涅茨克抽调兵力北上驰援,导致南部防线松动。
这种“拆东补西”的被动,不仅暴露了乌军兵力捉襟见肘的困局,更折射出其战略纵深被持续压缩的致命弱点——有限的预备队被迫在多个热点间疲于奔命,任何方向的重大突破都可能引发连锁崩溃。
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军官开会讨论
《华盛顿邮报》8月7日援引美情报官员评估指出,乌军弹药储备仅能支撑高强度防御作战约三周,而西方新援助的交付速度远低于战场消耗。
普京此行实为三重豪赌。对内,他需向俄精英层证明未牺牲核心利益;对外,要打破西方制裁孤锁。而特朗普若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恐遭共和党“通俄”指控。
阿拉斯加会谈的最大风险,在于美俄可能达成一项牺牲乌克兰的“临时停火”——既未解决领土归属,也未提供安全保障,反而为下一场冲突埋下引信。
这种“冻结冲突”的模式,历史上在德涅斯特河左岸、南奥塞梯等地反复上演,最终往往固化分裂,成为长期流血的伤口。
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的焦虑溢于言表:他一面要求俄方率先停火,一面紧急串联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欧洲立场至关重要”。
布良斯克的五万大军或许能短暂搅动谈判桌,但改变不了力量对比的本质。俄军凭借本土军工链稳守消耗战,乌克兰却深陷西方援助波动与兵源枯竭的泥潭。
当乌克兰国内关于征兵年龄下限是否应降至18岁的争论愈演愈烈时,俄罗斯已悄然将合同兵月薪提高至近20万卢布(约合2200美元),利用经济杠杆持续补充兵员。
当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握手的画面传遍全球时,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仍是顿巴斯战壕里士兵的生存意志,以及布鲁塞尔和华盛顿援乌预算表的数字。
图|俄罗斯、美国国旗
这场六年之约若不能绑定欧洲参与和监督机制,缺乏可核查的撤军时间表和具有约束力的安全保障条款, 或将成为又一纸“停火不停战”的苍白宣言。
和平从来不是地缘交易的赠品。当大国领袖在阿拉斯加的寒风中计算筹码时,乌克兰士兵正用血肉之躯在布良斯克的雷区开辟道路——他们的命运,终将由枪炮而非许诺书写。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最新呼吁此刻显得尤为沉重:“每一分钟的拖延,都在为下一场悲剧播种。”
参考资料:
1.《俄乌互相袭击造成人员死伤》2025-08-11 10:35|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欧盟高级代表:美俄之间的协议须包含乌克兰和欧盟》2025-08-11 07:25|来源:新京报
3.《特朗普:普京不必先见泽连斯基》2025-08-08 11:10|来源:红星新闻
4.《特朗普给普京下“最后通牒”:只给10天》2025-07-30 23:37|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