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下乡调查日记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5-08-12 08:35  浏览量:1

1973年9月14日,周五,阴雨。

一早,我们便由团支部副书记(记不起姓名了)作向导,一起去通知人,一路穿行于油杉河的旖旎风光里:只见四面夹壁之中,一株石笋兀地耸立几十米,副支书说那叫石笋。好形象哟,周围活像剥掉笋叶壳一样光溜,只有猿猴能攀缘。早上8点出发时还是晴空丽日,站在高处放眼,看四周的崇山峻岭美不胜收,我们还下到油杉河中去洗个澡。当时我们就说:很多人知道油杉河的名字,但一辈子没有见过油杉河,更不要说在油杉河中去洗澡了!〖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当时与我同行而比我年轻的萧文福和赵洪恩早已先后作古了!后来大方电视台去拍油杉河自然风光电视专题片时,成立了领导小组,还下设了摄影、后勤、保卫、医药等组织才敢开进去!〗两小时后天气突变,我们就被浓雾紧紧地罩入其间,到中午12点过钟我们才通知到一个人。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全县的杉树王。油杉河是全县唯有的原始杉树林,1958年也没有遭到大破坏。那株杉王,胸围两人合抱不完,通高二三十米吧。这又使我联想到:油杉河的青年农民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戴手表、玩收音机,靠的就是卖杉树。前天,我们到雨革公社秘书苏中明家接洽工作时,看到他屋后有一大堆棺材散板,听说是社员们来请他开条子去伐杉树卖时送他的。随便看看,最大的那一合有一尺八寸的头。即整块棺木盖的头底面宽一尺八寸。时价300多元,相当于当时我一年的工资总额。他们真是殷实户!

边走边想,开始下雨了,副支书催我们赶快回去,否则就回不去了!他穿着一双长统胶靴,踏泥浆而涉浊水,有力前行;我们下乡特购的长统胶鞋,早已涉翻鞋口,污泥浊水灌入鞋中。那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常年阴雨连绵,没有多少晴天。那副支书说:当地男女老少都必备长统雨靴,否则就只有赤脚走路。我头天在赵开文家吃了半生不熟的火烧包谷,一路喝生水,我拉肚子了,一夜拉了七八次,那里无医无药,我便想起头两天在雨革分销店找我的表姐夫刘功先打的两斤青杠籽籽(广东人叫橡籽)酒,靠饮酒来为肚内造热止痛。实在开不起支部会了,就改为开支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