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华为确定合作:大概率采用Hi模式,未确定是否推新品牌
发布时间:2025-08-12 08:43 浏览量:2
传言的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合作的事情得到了确认。近期,在上汽通用五菱的一次媒体活动中,该公司技术高管在介绍未来技术的时候明确表示,五菱和华为合作的“将在今年年内带着车,带着产品和大家见面。”根据明镜Pro了解,五菱和华为在此次合作上大概率会采用Hi模式,而不是简单的零部件合作模式。而由此,鸿蒙智行的Hi模式合作企业也将从仅有阿维塔这一家企业,扩展到两家。
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的合作在几个月前曾有相关的传言。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乘用车品牌宝骏将于2025年底推出一款搭载华为ADS高阶智驾系统的全新SUV,售价15万元,直接杀入主流家用车市场,首次将华为激光雷达智驾方案拉入20万元内区间。由此,这将成为真正意义上最便宜的搭载华为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产品。
对上汽通用五菱而言,牵手华为将是其乘用车业务在品牌上的一次重大升级,是其突破乘用车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从20010年推出宝骏品牌,进入乘用车业务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就一直在努力向着更为高端的乘用车市场进攻。上汽通用五菱对于宝骏的打造至今也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拿来主义的合资自主阶段,代表产品宝骏630和宝骏乐驰;第二阶段为自主研发,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阶段,宝骏730和宝骏560等产品;第三个阶段是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宝骏换标新生,在这个阶段代表产品包括了宝骏RS-5等产品。随后进入新能源时代,宝骏切割油车,全面转向新能源。在这前面十多年的发展中,第二阶段是宝骏最好的时候,通过推出730等产品,宝骏年销量达到100万辆,成为自主头部品牌,也是唯一的“神车制造者。”
当然,在转型之后宝骏同样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目前宝骏品牌的产品分为悦也系列、云系列、境系列。三大系列的代表产品分别是悦也、云朵、享境。目前,宝骏旗下的产品均为新能源产品。除了宝骏,五菱品牌也在乘用车化和向上提升。在2021年感受到消费升级的上汽通用五菱将主品牌一分为二,推出了“五菱银标”。五菱红标继续稳固商用车业务,而银标则拓展乘用车业务。
目前,在五菱银标旗下,则有代表微型电车开创者的宏光Mini EV系列、小型电车的开创者缤果系列,此外还有星光系列。由此,上汽通用五菱形成了两大乘用车系列。特别是宝骏,作为上汽通用五菱转型向上的载体,承担了整个企业的未来希望。正是如此,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宝骏其实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在第三次转型的时候,宝骏同步推出“新宝骏”品牌采用钻石标,新品牌定位也变为“科技”。
这个阶段的代表产品有新宝骏RS-5和Valli等车型。而后,在2021年开始,随着宏光MINI EV的热销,上汽通用五菱意识到在新能源市场中,有大量的新机会。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宝骏果断地“做减法”,将宝骏的油车停售,随后以KiWi EV作为头炮,打响了转型的攻坚战。尽管在销量上可能距离第二阶段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宝骏通过悦也、云朵、享境等产品成功地塑造了其全新的品牌形象和用户群体。这对于刷新品牌,突破原有的用户群体十分重要。
目前,宝骏每个月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整体趋势还不错。此外,上汽通用五菱正计划对宝骏展开更大力度的独立发展计划。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计划对宝骏实行品牌独立发展,在渠道上进行更加独立的专业渠道体系。从过往来看,宝骏的很多渠道都是通过上汽通用五菱的经销商建立,因此往往形成“一家双店”的形式,门店不少地方没有完全独立。这实际上也形象了宝骏的成长和品牌形象独立化发展。根据上汽通用五菱高层的介绍,宝骏会打造一个体验好、效率高的乘用车体系,这包括4S店、城市展厅、商超店、以及其他触点,整体规模在800家以上。
在这个背景下,与华为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并且已经成为宝骏焕有效的突破口。宝骏一直是智能最早的普及者。比如宝骏KiWi EV大疆版凭借其卓越的代客泊车功能,成为全球首款10万元级别搭载该功能的车型。随后,宝骏悦也将代客泊车功能进一步下探,将次功能带到了8万元级别。
2023年9月,宝骏云朵灵犀版面世,全球首款搭载无图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的量产车型。2024年4月,宝骏悦也Plus不仅搭载了全球领先的城市记忆领航辅助功能,更将高速领航功能延伸至10万元级别。宝骏云海的上市,实现端到端模型在10万元级车型的⾸次量产落地。
在市场中宝骏选择这一赛道来看,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不过,目前宝骏的产品只是达到了10万这一价格线,还需要更强的推动力。而与华为的结合,显然使得这成为了可能,并且可以实现双赢。华为目前合作的产品基本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售价在20万以上,而在20万以下的市场中,规划了与上汽合作的“尚界”,价格带在15-20万。
在15万以下的市场中,不论是智选车模式还是HI模式,都没有布局。这主要是受制于成本问题。而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这就是机会。上汽通用五菱目前没有15万级别以及以上的产品,如果将技术和产业链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同时将自己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与华为结合,在15万级别的市场中生根发芽,宝骏打破市场次元壁,创造出爆品的可能性十分大。
当然,我们猜测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与华为合作是有可能诞生新品牌的。从目前来看,在所有与华为合作的企业中,几乎都是以新品牌作为承接。比如最后达成合作的上汽、广汽等,也都建立了新品牌,而不是以原有的品牌作为基础。这种打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空白纸上进行擘画,而不需要再去处理复杂的品牌历史。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是否也有这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