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你,先从收拾你丈母娘开始

发布时间:2025-08-12 08:37  浏览量:2

继续,瞎聊一天是一天。

太平广记里,有一段非常炸裂的故事。

大唐顶级豪门“河东裴氏”出了一位浪荡公子,叫裴徽。这厮仗着自己有点才华,经常上街卖弄艳词,调戏妇女。

有一回,裴徽在街上碰见一个美艳村姑,“豪门之疾”犯了,忍不住上前搭讪。村姑丝毫没有抗拒,裴徽就更来劲了。半推半就中,跟着村姑回了家中。

进了村姑家,裴徽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户人家的女眷各个拥有顶级姿色,正当裴徽准备与美女们“切磋厨艺”时,房屋和美女顷刻间消失不见,裴徽置身荒野。

这一幕,很有聊斋的味道。虽说故事是假的,宋人编撰这一段,纯粹是讽刺“脏唐臭汉”,警示后人,但反映出唐朝的“脏”不是一般的“脏”。

裴徽绝壁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贵族。

母亲是大名鼎鼎的虢国夫人,杨贵妃的亲三姐。同时,虢国夫人还是唐玄宗的地下情人。有了这样的关系加持,裴徽在大唐官场,混得那叫一个舒坦。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唐玄宗就把亲孙女(太子李亨之女)郜国公主许配给了裴徽。

裴徽娶了郜国公主,相当于表叔娶了表侄女。裴徽是唐玄宗的亲外甥,与太子李亨是亲表兄弟,郜国公主按理说要矮裴徽一辈,但没关系。

对皇家来说,“出口转内销”属于基本操作。

不知是皇家公主的命太硬,还是贵族公子哥的命太软。

天宝十五年,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一家及裴徽母子一起幸蜀。

半道上,爆发了“马嵬驿兵变”,杨国忠被砍死,杨贵妃被勒死。虢国夫人杨三姐挺有骨气,见亲哥和亲妹被杀,担心落入叛军遭受侮辱。索性心一横,亲手杀了儿子裴徽和嫂子裴柔,然后自己抹了脖子。

裴徽之死,对郜国公主是一场不幸。但对顶级豪门来说,不幸往往都是暂时的。

公主的香床,有的是人争着往上爬。

很快,另一位豪门公子哥成功爬上这张香床。此人,便是兰陵萧升。

兰陵萧氏,牛掰大发了,一门出过四位宰相。

——祖父,萧嵩是唐玄宗的宰相;伯父,萧华是唐肃宗的宰相;哥哥。萧复是唐德宗的宰相。萧升后来也弄了个宰相。

而且,萧升的老妈是唐玄宗的闺女新昌公主。这一回,不差辈了,萧升和郜国公主是表兄妹关系。

郜国公主嫁进萧家后,二任丈夫萧升很快也被克死了,郜国公主二次守寡。一门四宰相之家都压不住她,严重怀疑这女人的是不是氪金之体。

有道是,事不过三。第一任丈夫死了,可能是意外。连续克死两任丈夫,谁还不知天高地厚,敢去接盘。

可是,人生恰逢虎狼之年,堂堂公主宁可受点“皮肉之苦”,哪能遭受心灵委屈。

不久,一伙青年才俊成了公主府的贵客,“淫声秽语”搅得长安鸡飞狗跳。

贞元中,蜀州别驾萧鼎、商州丰阳令韦恪、前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昪等出入主第,秽声流闻。

这伙青年才俊中,最拼命的是太子詹事李昇。郜国公主跟这伙小青年玩得太过火了,很快“花边新闻”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延赏就把郜国公主和李昇的私情捅到了唐德宗面前。

唐德宗不信,李昇是当代青年才俊。论年龄,郜国公主大了李昇一圈半。论社会地位,李昇官居太子詹事,相当于储君秘书,未来新皇帝的宰相接班人,他有必要巴结郜国公主吗?

德宗就把这事交给了宰相李泌,去查一查。

李泌是四朝元老,何等人精,对李唐家那点破事看得门清。李泌一看就明白,这是对着太子李诵去的。——郜国公主是太子李诵的丈母娘。

李泌就问德宗,是谁捅给你的这件事。

德宗倒是挺守诚信,说:

卿勿问,第为朕察之。(这是密告,我得保密,你就别问了)

李泌笑着说,皇上不说,臣也知道,必是张延赏所为。

哟!德宗大惊,你怎么知道的。

李泌就给德宗分析。

李昇之父李叔明本想与张延赏家结为亲家,张延赏给拒绝了。从这以后,李家就恨上了张家,处处刁难。张延赏虽位列宰辅,但李昇的禁军统领更有实权。检举郜国公主,也是张延赏想报复一下李昇。

出于政治敏感,德宗问李泌,有没有可能是张延赏对太子不满,想借李昇打击郜国公主,最终实现打击太子的目的。

李泌说,事关国本,不敢妄议,得调查一下,才能下结论。

结果,一个月后,检举人张延赏就永登极乐了。

张延赏死了,可德宗心里的谜团还在。

唐朝皇帝对太子怀有天然的“不信任”,老皇帝最怕太子拉帮结派,让自己提前退位。

郜国公主自感受到小鲜肉的滋润后,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告状,也不当回事儿,继续开心快活。

对唐朝公主来说,养小白脸不叫事儿,身为丈母娘没事去太子东宫看望女儿女婿也不叫事儿。

可是,如果两件事同时进行,在忌讳太子结党营私的唐朝,那就叫事儿,而且很大。

随后,德宗的担心,还是发生了。频繁有人检举公主生活作风有问题,且与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巫蛊诅咒皇帝早登极乐。

这下,可把德宗给惹毛了。下令,将郜国公主囚禁起来。但对太子李诵只是训斥了一番,毕竟德宗太爱这个儿子。

唐德宗是大历十四年五月登基,当年腊月就把李诵扶上了皇位,连年号还没来得及改,就给儿子定了名分。可见,德宗对太子真是爱到了极致。

唐朝太子是一个高危职业,前边的李建成、李承乾、李弘、李瑛等人,废的废,杀的杀,连六边形战士李隆基都差点让姑姑给折腾死。区区李诵算个毛线。

此时,李诵简直慌得一批。

为了自证清白,太子李诵想到了离婚这种方式,一封休书把太子妃萧氏给轰走了。

可是,德宗对太子仍然不放心,爱归爱,可你惦记老子的皇位,那是万万不可的。于是,就找李泌商议,想把亲儿子废了,另立侄子李谊为储君。

李泌说,陛下糊涂,太子老实巴交,满朝文武尽人皆知,怎么可能诅咒自己的父亲。肉烂了在锅里,你立侄子当储君,得让天下人笑掉大牙。再者说,舒王李谊以藩王身份被立为储君,其他藩王凭什么就没资格。到那时,必定会引起新一轮夺嫡大战。

经过李泌给台阶下,德宗霍然开窍,放弃了惩罚太子的想法,转而大力扶持太子。

太子妃萧母,郜国公主也,坐蛊媚,幽禁中,帝怒,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泌入,帝数称舒王贤,泌揣帝有废立意。——新唐书▪李泌传

瞧见没,封建权术就是这样深不可测。

郜国公主就是一个烟雾,隔山打牛的垫子,整垮太子李诵才是终极目标。

事后。李泌回忆这件事,感慨说“惊悸亡魂”,吓得魂都掉了。

可见,顶层贵族的日子也不好过,提心吊胆过一天算一天。谁也知道哪天就上了别人的生死簿。

只能说唐德宗还算有点亲情味,太子李诵还算幸运,但凡碰上李渊、李治、武则天这些疑心重的皇帝,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经此以后,李泌可算是受够了,坚持辞掉宰相,回家种地养老,再也不掺和李唐家的乱七八糟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