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20余万字人生故事 八旬老人想出回忆录
发布时间:2025-08-12 01:52 浏览量:1
张桂兰老人在记录自己的人生故事
8月初,82岁的张桂兰老人拨通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的热线电话,向记者倾诉了希望找人协助出回忆录的心愿。8月8日,记者来到老人位于灞桥区浐河西路的家中,聆听她的人生故事。在记者的积极牵线下,老人的心愿也有望实现。
一笔一划 她写下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这一生虽很平凡,却也历经不少波折。 我想把这些故事写成回忆录,既能和老友们共享回忆,也能让孩子们了解过去、珍惜当下。”谈及出回忆录的缘由,张桂兰说这念头已在她心里萦绕了20多年。年轻时,她是国营东方机械厂的检验工程师,作为技术骨干,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我打交道的都是精密仪器,半点马虎不得,必须丁是丁、卯是卯。”说起工作,老人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激动处情不自禁从椅子上站起身,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当年的场景。
时间来到1970年,她与同事成婚,很快有了一儿一女。此后20年,四口之家的日子平凡而温馨。可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丈夫突发疾病离世,生活的重担骤然压在张桂兰肩上。“我身体本就不算好,工作压力又大。以前有丈夫分担,我才能全心扑在工作上。”面对变故,生性坚韧的她没有沉溺于悲痛,而是选择咬牙向前。“那会儿家里经济紧张,我便离开了热爱的岗位,凭着懂机械的手艺开起汽车修理厂,后来又去别人的汽车修理厂做管理,就想着拼尽全力多挣钱,把孩子照顾好。”就这样,奔忙多年,50岁那年张桂兰正式退休。
退休后的张桂兰依旧闲不下来,凭着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从零开始研究股票,持续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8月8日记者到访时,客厅一角的书桌上,电脑屏幕还停留在股票走势图上。老人笑着说,股市有风险,如今她早已不炒股了,但每天打开网站看看行情,成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除了拉扯大一双儿女,张桂兰对父母和四位哥哥也始终尽心尽力。虽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却成了家里的“主心骨”。“父母和哥哥们性子都温和,又常年在农村生活,家里大小事他们都爱找我商量,我也就成了大家的依靠。”老人说,日子就在这样的操持中一天天过去,岁月也让她变得愈发坚强。
回望一生,张桂兰说她凡事总往好处想,活得热烈、认真又独立。2000年起,她便萌生了写回忆录的想法:“原生家庭给了我满满的爱,让我自信敢为。后来虽遇不少难处,却从不觉得苦,现在想来,这一生过得很充实。”20多年来,她一笔一画写下20余万字的人生故事。
记者牵线 专业人士已与老人见面
翻看老人写的内容,她分四部分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部分的题目为“想念:严父慈母与漂亮忠厚的嫂子们”;第二部分的题目为“怀念:烂漫率真又执拗的少年时期”;第三部分老人记录了自己坎坷拼搏的中年经历; 第四部分老人写下了自己老年时期笑对人生的感悟。内容虽然写好了,老人一直盼着能有专业人士帮她修改整理、装订成册。老人愿意支付一些费用,出一本回忆录,并打印几十本分发给亲友。
了解到老人的心愿后,记者联系上帮人代写回忆录的自媒体从业者张星利。8月10日,张星利表示,已与老人见面,详细了解了情况,并向老人说明回忆录代写的流程——包括初次沟通、正式访谈、编写正文、审核修改、终审定稿、制作成册六个步骤,以及相关费用。“老人现在独居,我让她和儿女们好好商量下细节,一家人达成共识后,我们再继续推进。”张星利表示,会尽己所能,帮老人圆了这个心愿。
“从2000年起,我就动了写回忆录的念头,如今总算找到人帮我整理那些写好的素材了。几十年的心愿眼看就要成真,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张桂兰老人高兴地说。
文/图 记者姚瑞丹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