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同济丨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12 09:01 浏览量:1
TJchem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 https://chemweb.tongji.edu.cn ——
前言: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中心战略学科,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国家新兴重点产业发挥重要作用。
01
学院历史
History of TJchem
同济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37年,办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八十多年来,同济化学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了大批化学、化工行业精英,包括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邓景发、曹楚南、戚正武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26人,日本学士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28人次。专任教师中近 90%具有国(境)外留学、工作或访学经历。
02
学科发展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学院拥有科技部光响应功能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与有序物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以及上海市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12门次;入选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5部;并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自学院2016年初建院以来,同济化学学科ESI国际排名已从全球第388位稳步跃升至150位,进入了世界前0.727‰,是全校入选ESI国际排名进入国际前1‰的6个学科之一。
近五年在《自然》子刊、《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
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弛教授研究团队在分子基深紫外/中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及光电功能材料研究中获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化学学科面向国际研究前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化学或相关领域的科技难题,形成了七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
03
专业设置
Major Programs
学院设有本科专业: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先后入选国家“强基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坚持“厚基础、多交叉、重实践、倡创新”的原则,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优秀学生有机会动态选拔进入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
04
学生风采
Student Excellence
学科竞赛
在全国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等竞赛中获全国、上海市级金/银/铜奖200余项。
“化学+”科技节
“化学+” 科技节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等,进行经验分享交流,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化学嘉年华
“化学嘉年华”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展示化学实验、有奖问答等环节,让更多的人走进缤纷的化学世界。
校企合作与实践
知名企事业单位实地参访
学生深入参访化学化工知名企事业单位,近距离感受行业前沿魅力。
05
International Exchange
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多层次、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短期交流等项目:与德国马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台湾联合大学每年进行联合暑期学校,组织双方学生就科研、文化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外籍教师:学院聘请了多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外籍教授。
学术交流:学院每年国(境)外知名学者来访交流,举办学术报告会30多场。
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K. Barry Sharpless教授(学院特聘名誉教授)为师生做科学讲座
国际暑期学校活动
邀请国际顶尖学者担任国际暑期学校主讲专家
06
毕业去向
Graduation Destinations
每年约60~7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所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境外留学约占10%,就读的学校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化工学校、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院校。
约30~40%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方向主要为科研、教育、化学化工、金融等行业,多就职于华为、宁德时代、烟草集团、陶氏化学、杜邦、强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近10%学生参与国家与地方选调生、西部志愿服务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