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锦屏邦寨民居:百年老宅化身家庭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8-12 09:06 浏览量:1
“父亲常说,祖上是读书人,大门门楣才配题写‘书香第’三字。书香传家一直是我们秉承的家风,三十几个老屋的子孙们不论从事哪一行,都本分做人、踏实做事,从没有辱没此家风。”谈起魂牵梦萦的老宅“邦寨民居”,出生在这里的“70后”欧阳可飞话语间洋溢着深沉的自豪。
欧阳可飞生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敦寨镇邦寨村,老宅的天井如同凝结时光的琥珀,珍藏着他最温润的记忆。
这座名为“邦寨民居”的祖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静卧于邦寨村中部。其建筑格局严谨而灵动,为三间一进一天井两重檐高封火墙围护式,包含古朴的门楼、精巧的天井、对称的厢房及巍然的正屋,建筑面积约330平方米。八字门洞开,门楣上“书香第”三字墨痕犹劲,无声诉说着屋主昔日的风雅。步入天井,鹅卵石精心铺就的吉祥古泉币图案历经百年踩踏,纹路清晰依旧。
然而,这座承载欧阳家族几代人记忆的百年窨子屋,在时代变迁中渐显老态。人去屋空,湿气悄然侵蚀着精美的木构,雨水冲刷下墙体日益斑驳,屋顶瓦片在年复一年的风雨中残损滑落。缺乏日常呵护,这座建筑面临存续危机。
“我们那时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让这座百年老屋重焕生机。”欧阳可飞回忆。
怀着对文脉传承的赤诚与对未来的期许,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调下,2024年10月,他们将这份祖传百余年、凝聚着家族情感与记忆的“邦寨民居”,无偿捐赠给敦寨镇人民政府。一纸捐赠文书,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文化责任与家族风传承。
捐赠完成,标志着“邦寨民居”保护新篇章开启。锦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及时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对因大雨导致坍塌的部分围墙作了初步的清理保护;2024年12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会同锦屏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公益性实地勘察工作,制定详细的保护修缮方案并上报,为后续系统性、抢救性的修缮工程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据悉,锦屏县将统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邦寨民居”,着力打造“家庭博物馆”,充分吸纳欧阳家族的文学作品、荣誉证书等资源,生动诠释“书香传家”的深刻内涵。该馆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发挥文物在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百年祖宅沉淀的智慧与风骨,继续照亮后来者的心灵归途。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徐婕妤
二审 张芬
三审 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