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新步枪参加联合军演,担心中国偷学技术,结果频繁卡壳到炸?
发布时间:2025-08-12 09:18 浏览量:1
2025年8月,亚洲军备动态再度引发外界瞩目。一项由全球防务智库IISS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联合发布的《亚太地区常规武器装备透明度报告》指出,今年7月的中越边境联合训练期间,越南新一代步枪STV-380因“技术保密”与“可靠性争议”登上舆论风口浪尖。互联网检索数据显示,7月下旬相关话题一度冲上中越两国军事论坛热榜,浏览量超1.2亿次,相关视频转发量突破37万。短短数天,围绕“越南神枪”“中国偷学”“卡壳炸膛”等关键词的讨论,几乎席卷全网。一场边境联合训练,何以牵动如此多关注?越南新步枪到底有何玄机?真有技术秘密?频繁卡壳是真是假?本文将以专业视角,深度揭开谜团。
7月中旬,广西边境,天气闷热。中越两军“携手同行-2025”联合训练正式拉开帷幕。按照官方新闻稿的表述,本次活动主要围绕“边境执勤、轻武器射击、伤员救护、无人机侦查”等课目展开,参训人数有限,装备也以步兵班组武器为主,坦克、重炮等重型装备并未出场。
现场却并非一片“平静”。训练首日,来自越南的STV-380步枪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有中国媒体记者注意到,越军对这批新枪采取了极为严密的管理措施。根据现场画面显示,越南士兵在枪械休整、清理维护阶段,始终保持警惕,甚至有意阻挡外军人员靠近装备区域。
这一幕很快被自媒体放大。各类短视频、图文推送以“越南新步枪技术保密”“担心中国偷学”为标题,迅速引爆网络。部分账号引用所谓“知情人士”爆料,称“越南对STV-380极为自信,生怕被中国研究仿制”,更有自媒体渲染“越南特意设岗防范中国代表靠近枪械”。类似内容让许多普通网友产生误解,仿佛一场技术较量正在悄然上演。
实际情况却远比传言复杂。查阅2025年8月最新的权威军事报道发现,STV-380的基本设计源于以色列加利尔ACE步枪,而加利尔本身就是以AK-47为蓝本的改良。多名轻武器领域专家公开表示,这类基础结构和原理,全球主流军工体系早已烂熟于心。中国解放军装备研究部门早在2010年代就曾批量测试过加利尔系列步枪,相关设计并无“不可破解”之处。
随着训练进程推进,STV-380的表现成为第二个舆论爆点。“卡壳”“哑火”“炸膛”等词汇不断刷屏。网络上传播最广的“5%哑火率”说法,源自一段越南自媒体视频。视频称,“每打20发子弹便有一发打不响”,甚至“越南士兵不得不随身携带老式K-56步枪作为备份”。
这一说法遭到多位专业人士质疑。公开数据表明,STV-380采用的钢壳弹是世界主流军用步枪标配。中国QBZ191、俄罗斯AK-12等主流步枪,也同样以钢壳弹为主,国际测试哑火率普遍低于0.2%。所谓“5%哑火率”无任何严谨实验数据支持。2025年7月的联合训练结束后,中方参与官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曾观察到越南步枪大规模卡壳或炸膛现象。
此外,国际枪械论坛的实测视频显示,STV-380在高湿度、泥泞环境下射击表现稳定,未出现大面积功能故障。即使偶有卡壳,也多为弹匣供弹或弹药批次问题,与枪械本身结构无关。对于“越南士兵必须背两把枪”这一说辞,越南国防部发言人在8月初公开回应称,配备备枪属于标准训练流程,并非专为STV-380设计缺陷准备。
越南为何对新步枪如此“紧张”?这背后不只是技术信心,更有国际军火市场的多重考量。STV-380作为越南本土组装的新一代步枪,虽号称“自主研发”,但主要技术骨架来自以色列授权。加利尔ACE步枪自2000年代起已出口至十余个国家,相关专利和生产线信息在国际上高度透明。
中国军工体系对该枪早有深入研究。权威渠道披露,2018年中越边防交流活动中,中国陆军代表团就曾与尼泊尔、菲律宾等国士兵共同测试加利尔ACE,甚至有多段“外军士兵教学”的视频广为流传。中国现役步枪研发团队成员向“第一军情”记者坦言,STV-380的结构工艺、材料选型并无任何“独家秘密”,更谈不上“偷学”一说。
国际防务专家分析,越南此举更多是出于“军备自主形象”的宣传需要。自2019年以来,越南军方不断强化“自主武器研发”标签,意在提升本国军工国际地位。8月初,越南国防部针对“技术外泄”话题专门发布公告,强调所有参训武器均符合法律与出口协议,不存在“对外泄密”风险。
令这场争议持续发酵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自媒体算法与AI内容生成的双重推动。2025年数据显示,全球超35%的军事短视频内容由AI辅助生成。大量网络账号通过拼接网络已有信息、自动配音配图,将“越南新枪卡壳”“中国偷学技术”“联合军演现场PK”等话题不断“刷热”。甚至有视频误用印度军队图片、老旧枪械照片,制造“视觉误导”。
调查发现,一些“军事揭秘”类账号在短短一周内发布数十条“越南神枪”相关内容,评论区充斥“震惊”“打脸”“国产武器无敌”等极端言论。这类AI内容往往缺乏事实校验,难以追溯信息源头。2025年8月,国内多家主流军事自媒体发起“拒绝AI谣言”联合倡议,呼吁平台加强内容审核,防止假消息循环传播。
权威媒体也在不断澄清误区。解放军报、人民网军武频道均在8月上旬刊发评论,指出“联合训练不是装备竞赛”“武器性能谣言无助于军事透明”。中越双方军方媒体则分别强调,联训目的在于增强互信、提升边境安全协作能力,而非“炫耀装备”。这些声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谣言扩散,但“AI谣言—流量变现—信息再循环”的问题依然严峻。
中越两国军事关系近年稳中有进。2025年7月的“携手同行-2025”联合训练,正是两军高层推动边境安全合作、降低误判风险的实际体现。防务透明、联合巡逻、情报交流成为合作主线。中国军队主力步枪QBZ191和越南STV-380同场亮相,不仅反映出两国装备现代化进程,更显示出区域安全合作的复杂性。
值得关注的是,QBZ191步枪自2020年列装以来,已成为中国陆军标准制式武器。权威评测显示,QBZ191在可靠性、适应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并未大规模应用“智能火控系统”“联网终端”等新概念装备。中国军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在2025年8月最新采访中指出,目前国内的“智能瞄准镜”“数字步兵系统”等新技术仍在试验阶段,尚未批量装备部队。网络流传的“191天顶星科技”多为夸张渲染。
越南方面,STV-380作为新一代标准步枪,主要亮点在于工艺流程优化和部分人体工学改进。2025年8月公开资料表明,越南军方正逐步替换老旧K-56、AKM系列步枪,但受限于工业能力,STV-380产能有限。部分边防部队依然以多种型号混编装备。越南军工负责人在国际军警装备展上坦言,STV-380“尚处于逐步磨合阶段,未来将优化工艺、提升可靠性”。
参考资料:马博:中越首次陆军联训意义深远
2025-07-24 06:28·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