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亿医械隐形巨头,赴港上市

发布时间:2025-08-12 09:22  浏览量:1

近期,全球“视觉”三强,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SH:603501)宣布更名豪威集团,递表港交所,拟在港股二次上市。

图片来源:豪威集团

公司的CMOS图像传感器及微型影像模组封装产品,可用于内窥镜等医学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来源于医疗市场收入实现约6.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35%。

公司最新市值接近1440亿。

01

传奇科技巨头

三次“蜕变”

梳理豪威集团的成长史,可以从中指出三个蜕变节点。

美国成长史,全球“首个”开启视觉革命

1995年,四名华人在美国硅谷成立了OmniVision Technologies(豪威科技,OVT)。当年全球只有2-3家初创公司开发CIS(CMOS图像传感器),豪威科技找来清华班底,用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单芯片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CIS)。

比起传统的4芯片组CCD图像传感器,CIS在成本、体积及功耗上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改进。这一科技的诞生,引发了视觉领域的革命,从而让手机拍照成为现实。

1990年代末,CIS开始大量用于电脑眼,巅峰时豪威科技占据了全球超半数市场。2000年7月,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

其后,豪威科技一直处于CIS领先地位,为苹果供应拍照芯片,2010年其手机拍照CIS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迎来又一鼎盛时期。

成为中国企业

然而随着大厂的不断投入,索尼、三星等企业逐渐崛起。2011年iPhone4S推出时,便将后置镜头传感器供应商改为索尼。几年后,豪威更是被完全移除出果链,市场占有率也被三星超越。2014年,Yole数据显示,索尼在全球CIS的市场份额达到35%,三星占到19%,豪威科技占12%。

2015年,华创投资、中信资本和金石投资等中国投资者以19亿美元收购豪威,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并成为北京豪威的全资子公司,豪威科技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

蛇吞象,纳入上市企业

2017年,上市仅一个月的韦尔股份首次对豪威科技发起收购,当时豪威科技的总资产几乎是韦尔股份的5倍。但由于北京豪威股东珠海融锋反对终止。

2019年4月,韦尔股份再次以153亿元发起对豪威科技的收购,最终北京豪威正式成为韦尔股份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收购前,韦尔股份年收入规模接近40亿元人民币,合并后公司营收达百亿级。

豪威医用超小尺寸摄像头模组

2024年,韦尔股份的收入规模达257.07亿元,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所贡献的收入达到191.90亿元,占了总收入的74.65%;毛利达到63.45亿元,占了其合计毛利的87.65%。

医疗级OVMed®OCHTA带线模组,可用于一次性内镜

02

打造差异化内镜产品

联手飞利浦

韦尔股份则是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具有半导体产品研发设计和强大分销能力的企业之一,豪威纳入韦尔股份,扩大了国产CMOS芯片在各细分市场的应用,也给了国产内窥镜企业良好的发展机遇。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OVMed®OH0131,适用于可重复和一次性使用内窥镜

如今,内镜技术的发展也使行业逐渐从杆状透镜、纤维镜和CCD图像传感器转向基于CMOS的尖端图像传感器芯片,减少成本的同时提升性能。据豪威介绍,公司是业界首批能够提供完整的端对端医疗成像子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帮助医疗器械厂商能够专注于打造差异化的核心内窥镜和导管设计,同时加快产品上市并降低开发成本。

OH02B 图像传感器,具有 2.5x2.5mm 的小尺寸封装和高的图像质量,适用于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设计

此外在健康领域,24年豪威集团与飞利浦合作开发业内首个车内驾驶员健康监测解决方案。

该系统通过汽车摄像头传感器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如脉搏和呼吸频率,帮助个性化调节车内的舒适度设置,例如智能调整音响、温度、照明、座椅、发动机模式及车内香氛,还可用于优化车辆通知的定时发送,或提供自适应的行车路线及休息建议。

方案结合了飞利浦用于汽车软件的生命体征摄像头和豪威集团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OX05B1S。这款图像传感器采用了Nyxel®技术,利用新型硅半导体架构和工艺,在940纳米近红外(NIR)波长下实现了业界领先的量子效率。能够在极低光照条件下检测并识别其他图像传感器无法识别的物体。先进的人工智能OAX4600图像信号处理器可无缝处理来自医疗技术系统图像传感器的数据。

03

冲击港股上市

2025年,韦尔股份正式更名“豪威集团”,赴港递交IPO申请。根据公告,更名主要是考虑到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品牌影响力及产品类型占比,更名更能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2025年上半年,豪威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7.22亿元到140.2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6.31亿元到19.31亿元,同比增长13.49%到15.97%;

归母净利润约为19.06亿元到20.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5.39亿元到6.79亿元,同比增长39.43%到49.67%;预计扣非净利润约为18.78亿元到20.1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5.06亿元到6.46亿元,同比增长36.89%到47.09%。

豪威集团介绍,2025年上半年,伴随着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汽车智能驾驶,全景、运动相机等应用市场的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目前,医疗业务约占公司收入4%左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医疗CIS市场由2020年的150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416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1%,且预计2029年将达到1,240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4%。

结合国内内镜市场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硬镜市场显著复苏,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55%。

图 1 2021-2025H1国内硬镜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按金额统计,下同)

软镜市场同样表现突出,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56%。

图 2 2021-2025H1国内软镜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将有效带动上游元件市场增长。如今豪威集团更名并开启港股上市,即将迎来其“第四次”蜕变,后续器械之家也将持续观测国产内镜产业链,带来最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