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发布时间:2025-08-12 10:10 浏览量:2
文/幸福娃
张爱玲曾说:“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这“难”字,如针扎入人心,也似一道深深的刻痕。
可细细思量,这“难”之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我们紧攥着,紧攥着,甚至如同攥住自己的生命一般,真当全是那人的份量吗?
那“难”的根子,原来深扎在“自己”的土壤里。
放弃之苦,未必全因对方不可替代,倒常因那人的存在,竟成了我们情感的坐标原点。
那人如海上的灯塔,让迷航的小船有了归依方向;又像夜空里的北极星,给漂泊的灵魂照亮了归途。
一朝失去,天地茫茫,心也失了方向。我们执念的不单是一个人,更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那点微光与倚仗。
放弃之难,也源于心坎上那道“不甘”的深沟。付出的情意、光阴,都沉甸甸压在那里,如未竟的画卷,未完成的诗章。
放手如同承认过往的投入尽数沉没,承认自己精心构筑的城堡原来建在流沙之上。
这“不甘”,是心底里最执拗的挣扎,是灵魂深处不肯认输的呐喊。
最难割舍的,其实是心中那个“被爱”的幻影。那影子映照着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被需要,我们存在的意义。
当那人离去,照影的镜子碎了,我们忽然看不清自己,仿佛一个完整的“我”也随之崩塌,散落一地。
我们恐惧失去的,岂止是对方?更是那个被映照得如此美好的自己。
放不下的情,往往掺杂着未了结的自我功课。或许是我们对完美的执念,或许是对圆满结局的渴望,或许只是害怕面对内心的空洞与孤独。
那未完成的课业,便借情爱的名义,一次次递上试卷,要我们作答。
若只向外苦苦攀援,只知责怪对方或命运,便永远也触及不到心底那道真正的伤痕。
放弃,终究是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跋涉与和解。
真正的放下,并非遗忘,亦非冷漠,而是心的松绑。是终于肯松开紧握的手,任往事如烟,任那人归于人海,也任自己轻装前行。
这松绑,是历经挣扎后的释然,是灵魂深处一声悠长的叹息。
放弃之难,难在要亲手拆解自己曾一砖一瓦构建的精神世界。那世界曾经如此坚固,如此真实。
但唯有拆解,光才能照进角落,我们才真正看清——那里面住着的,从来都是自己的悲欢、期许与迷思。
放弃,不是宣告爱的失败,而是爱的另一种完成。是明白爱过已是恩赐,彼此照亮过便值得感激。
如杨绛先生所体悟的,人生许多悲欢,终会沉淀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澄澈。
放手之后,那曾经占据整个心灵的身影,渐渐退回到它本来的位置,还原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
放弃之痛,宛如蚕蛹破茧。我们紧抱着旧壳,因为那壳上写满了熟悉的故事。
挣扎撕裂,痛彻心扉,却不知唯有破开这层自缚的茧,灵魂才能真正舒展翅膀,触摸广阔天光。
当“放不过”的苦楚啃噬心灵,不妨轻轻问一句:你放不过的,真是那个人,还是自己亲手筑起的心牢?
张爱玲看透了情爱的难,而杨绛先生却教我们体味放下后的清明——执念褪去时,才见天地清明,生命本身自有其广阔与坚韧。
当放不过的苦楚袭来,愿我们都有勇气直面心底的功课。
那困住你的茧,原是你自己吐出的丝;而你破茧的力量,也一直沉睡在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