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卢卡申科,准备功成身退!他想让普京明白:自己是绝无二心

发布时间:2025-08-11 03:42  浏览量:1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70岁的卢卡申科,终于亲口说了“不再连任”,这消息一冒头,立马在白俄罗斯政坛和莫斯科高层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就像一张平静的池塘,投进了一块不算小的石头,谁都不知道这水花、余波能蔓延多远。

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镜头还没收起,卢卡申科这位亲手锤炼白俄罗斯三十余年的“老派强人”就主动亮出了底牌:这届干完就退。没有多余铺垫,也不想玩虚的。他在采访里反复提到:自己卸任后希望政策延续、还郑重表达了对白俄和俄罗斯之间“铁打”同盟的忠诚。

时间线再往前梳梳。从去年到今年,俄乌冲突态势缓和,美俄沟通线偶尔冒出点暖意。而白俄罗斯的政局,却在这种夹缝里复杂交织——一边是俄方安全纽带,一边又盯着“中方机遇”;美西方的制裁像幽灵,总在头顶晃悠。

70岁的卢卡申科,这个月底也就71了,早就疲惫。可他还是撑到了现在。有人说他功成身退,有人更明白这背后藏着一些门道

可外人未必知道,几年前他就动了卸任的心思。那会儿,白俄罗斯家门口的冷风刮得更狠:政局动荡、俄乌开战的阴云压着额头。

这个时候,没人敢轻易交棒,一不留神国家就得被外部势力撕扯。有人说,卢卡申科继续挺身掌舵,为的就是“稳”,防止西方插手、也不让俄方一时情绪主导局面。

今年不同了。俄乌前线没那么紧绷,美俄也不是针尖对麦芒——背后博弈下的“松绑窗口”慢慢打开。

对卢卡申科来说,这样的节点,像是老将归营前的最后一次整备。退下来,新人接棒,既不激怒俄,也可以拓出新局。妥妥的“双赢”,前提是权力过渡够平滑,没爆炸就算合格。

“接班人”问题每次都被外界炒得火热,卢卡申科那个刚成年不久的小儿子尼古拉,曾被揣测是首选。但他自己压根不买账,明着驳斥了这说法。

他反而放话给未来的新领导:“新官上任,别急着推倒重来,沿着老路往前走,比乱闯更靠谱。”这话透着现实主义,也有一丝无奈。毕竟,这套“卢氏操作法”,其实更像一套“危机应变术”。

在外交上,卢卡申科这几年重心全押在了“多边平衡”。俄是安全靠山,这是底线;中是经济伙伴,这是突破。美呢?能缓和就缓和,但一切还得看俄美怎么掰手腕。这种思路,并不稀奇,甚至在历史画卷里反复出现:你看,新加坡李光耀也是,经济起飞后主动交权,背后其实是权力游戏的延续。李光耀卸任不远离,照样用“内阁资政”身份把控全局;卢卡申科现在看着也有那味儿。

不过,说句实在的,白俄罗斯的外交天平,始终受制于外部巨头博弈。美俄交恶时,西方的封锁铁板一块;美俄谈得来,白俄马上有喘息的缝隙。最近美俄打算会面,卢卡申科就赶紧跳出来,让白俄罗斯当和谈平台,还顺口夸了句特朗普“身体好”,这种变脸速度,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

但你细品,卢卡申科最怕的,从来不是西方,而是普京的疑心。他反反复复强调,中白合作不是为了分心,更不是要在俄罗斯背后留后手。

他甚至自豪地说,小儿子就在中国读书,中白关系早已成了“亲如一家”。普京要是怀疑他另有打算,这对白俄罗斯还真是无地自容。不夸张地说,他对普京展现的忠诚,其实更像在力保卸任后白俄的“安全感”。

政策连贯只是表象,更实际的,是想给接班人留个能操作的空间。外部局势没变好,新政权就算想出招,也只能先抱住“稳字诀”。可国际风云变幻,新人若能巧用“多元杠杆”,打出自身特色,未尝不能走出白俄罗斯独有的平衡外交。

看过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的传位故事的人都知道,老皇帝权力交接时没让家族独霸,而是搞了个摄政班底,淡化了血脉色彩。今天的卢卡申科,面对同样风雨飘摇的权力转折,强调的是队伍的延续性,不再讲究“家天下”。这种操作,短视的人看不懂,可懂行的都知道,这是“老炮儿”压箱底的稳健法宝。

俄乌开火后,白俄罗斯顺势升级对华关系,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名头扛起来。然后顺利加入上合、金砖,区域合作平台一个不落。小国寻出路,步步惊心,能做成这样,不得不说,卢卡申科的外交节奏感确实细腻。

可就算加入了上合、成了“金砖伙伴”,白俄罗斯能摆脱大国压力吗?未必。美俄局势忽冷忽热,中方的新项目如火如荼,但终归还得看普京的脸色,看美俄谈判桌下的利益交换。东欧这片地,风大云急,是退是进,不可能一劳永逸。

卢卡申科想全身而退,给普京画张“我绝无二心”的大饼,那自然是老辣。但换作年轻人冲上台,能不能玩转平衡、扛住压力?谁都说不准。白俄罗斯后面走得远不远,就看它怎么在大国夹缝中继续左右腾挪。历史的棋下到这里,该退场的人退了,新角色未必能延续老故事。

“强人模式”退下台,国家往哪走,没人能给个准信儿。倒是那句老话一直在我脑子里打转:关键节点,考验的不只是胆子,更是能不能抓住瞬息变化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老辣——有人懂,有人只会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