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潘叔横扫3亿流量:豪门阔太爱上保洁大叔,爸妈竟然爱看这?

发布时间:2025-08-12 11:20  浏览量:1

2025年,互联网大厂纷纷下场开始卷短剧,就连华为小米都要来分一杯羹。

很多著名的影视演员也开始下沉短剧。

短剧赛道,终于迎来了全民狂欢时代。

潘长江最近干了件大事,68岁的他演了部短剧,叫《进击的潘叔》,短短25天放量就冲破了3亿大关。

剧中他扮演健身房保洁员潘四喜,一身正气拆穿私教卖课套路,还和《甄嬛传》里的“端妃娘娘”李宜娟上演了一段豪门阔太恋上保洁大叔的黄昏恋。

这部美团冠名的短剧,融合了中老年创业、反套路爽点等元素,引发大批银发族追看,评论区一片“我妈看完说要拿退休金开茶馆”的热闹景象。

潘长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刘晓庆年初主演的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开播1小时就有2.5万人在线追更,评分飙到9.4分。

朱时茂与舍得酒业合作推出《诗酒风云之谁是真正的大师》,舒畅、倪虹洁等老牌演员也纷纷入局。

曾经被视为年轻人专属的短剧市场,如今正被一群老戏骨和银发观众搅得风生水起。

打开手机,你可能会被这个数字惊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经冲到504.4亿元,比全年电影总票房还高。

而托起这个市场的,正是中老年群体。

数据不会说谎。

45至64岁的用户对微短剧的付费活跃程度远超平均线,在重度用户中占到43.2%。

河马剧场、星芽免费短剧等平台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活跃度是普通用户的两倍以上。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深夜拿着手机追剧的银发族,他们用充值投票,撑起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爆款作品的数据非常抢眼。

2024年,《闪婚老伴是豪门》在抖音播放量超过5.6亿次,话题量突破30亿,观众充值总额达到3000万元。

制作方早已摸清门道。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中老年观众不爱看小年轻谈情说爱,他们想要的是自己生活的投射。”

于是,剧中常见这样的情节:被家人轻视的中年妇女突然逆袭成企业高管,退休老工人凭借绝技被高薪返聘,单身多年的阿姨遇见知心老伴……

每个桥段都直击银发族内心深处的渴望。

当刘晓庆出现在短剧中时,很多人惊讶不已,这位拿过六次影后的老戏骨,竟然“下凡”演起了小程序短剧。

在《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中,她饰演一位针灸大师,剧中融入了中医文化元素。

面对质疑,刘晓庆坦言:“如果剧本好,为什么不演?”

她还透露自己是被剧中“中医传承”的主题打动。

老戏骨入局,带来的不仅是流量。

刘晓庆在拍摄现场坚持全剧同期录音,要求演员提前背好所有台词,这在五天拍完57集的快节奏制作中堪称“奢侈”。

这种专业态度正在改变行业生态,以往“短剧不需要演技”的说法被彻底打破。

明星效应带来的流量更是惊人。

“刘晓庆出演短剧”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的曝光量累计超过5亿,相当于省下了200万元的广告投放费用。

倪虹洁主演的《夫妻的春节》全网播放量近6亿,吸引了不少传统长剧观众第一次接触短剧。

这种跨界融合,让短剧突破了原有的受众圈层。

潘长江的《进击的潘叔》更是玩出了新花样。

剧中他饰演的保洁大叔与豪门阔太的恋情引发热议,而“60岁拿20万养老钱创业”的情节触动了很多同龄人的心。

更妙的是,该剧全程在山东东营取景,“跟着潘叔打卡乡村健身房”意外带火了当地旅游,展现了“短剧+文旅”的跨界潜力。

银发短剧的变现方式,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付费模式是当前的主流玩法。观众可以免费看前几集,到关键情节时就要掏钱解锁,单集2元左右,全剧打包价通常39.9元。

以《闪婚老伴是豪门》为例,3000万的充值额中约80%用于广告投放和渠道费用,出品方分成约5%-7%,仍能实现200万元左右的净收益。

不过行业遵循“二八定律”,只有20%的项目能盈利,爆款需要精准的广告投放和足够吸引人的剧情。

免费模式则靠广告赚钱,品牌冠名、剧情植入是常见手法。

潘长江的《进击的潘叔》由美团独家冠名,剧中频繁出现“美团下单团购券”的情节,有直接的产品展示,也有“老文青为抢五折券上演医学奇迹”的幽默桥段。

这种软性植入,比生硬的广告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随着市场火热,问题也随之浮现。

潘长江的《进击的潘叔》虽然播放量惊人,口碑却两极分化。

有网友直言:“潘叔现在跟卖货大爷没区别,什么火就往什么里钻”。

相比之下,71岁的陈佩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

他花了四年时间打磨话剧改编电影《戏台》,光剧本就改了数十遍,目前已收获3.41亿票房。

短剧大量扎堆,也造成了题材同质化。

大量“银发霸总”“神医逆袭”扎堆上线,观众已经呈现审美疲劳。

潘长江在《进击的潘叔》中有句台词:“五六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这句话无意间道破了银发经济的真谛,当代老年人早已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拥有旺盛生命力和消费能力的新群体。

超过3亿的银发族持续释放线上娱乐需求,《夕阳之恋》《退休返聘之一鸣惊人》等作品不断刷新播放记录,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市场正展现出惊人的“钱景”。

据预测,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505亿元,而银发群体无疑是其中最具潜力的增长极。

不过,热闹背后需要冷思考。

68岁的潘长江在短剧中热血创业,71岁的陈佩斯坚守艺术品质,他们不同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艺术生命,也映射出影视行业的两种可能:

是追求短期流量,还是深耕长期价值?

市场和口碑,会给出最终答案。

就像陈佩斯说的那样,“这个戏台,是自己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