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的第一桶金,竟是从清朝烟民身上赚来的!
发布时间:2025-08-12 12:45 浏览量:2
如果告诉你,美国发家的第一桶金是从清朝末年的中国烟民身上薅下来的,你信吗?
刚独立的美国靠着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贩卖鸦片,
赚取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建国的第一桶金,
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美国是怎么把鸦片卖到中国的,
当年有哪些家族因此暴富,
他们又是如何用这些钱来投资美国的。
1783年9月3日,美国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
在法国巴黎的约克宾馆,美国东部十三州的代表和英国签下《巴黎条约》,
正式划定了双方在北美的势力范围。
根据条约,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部分领土脱离英国独立出去,美国从此诞生。
那时候的美国也是一穷二白,人口总共才250万,其中还有20%是奴隶,
工业几乎为零,农业用地也有限,和新中国刚成立时很相似。
1780年代美国独立后的港口
不过这些美国人基本都是从欧洲移民过去的,
很多人都从事过海上贸易,深知海上贸易能够赚大钱。
所以他们想到让美国富起来的出路就是把船开出去,跟世界做生意。
可问题是,他们刚刚和英法等老牌列强打完仗,
这些传统大国对美国实行贸易封锁,总不能舔着脸和人家去做生意吧。
最后美国人把目光停留在了中国身上,他们发现美国的人参、矿产、银元等是中国需要的。
而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又正合美国人的胃口,中美刚好能凑成一个贸易闭环。
第一个吃这口螃蟹的美国人叫罗伯特·莫里斯,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这个人,
但他是美国财政金融体系的奠基人,地位仅次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华盛顿一度想请他当财政部长,但是被他拒绝了,
理由是他压根没兴趣搞政治,唯一的爱好就是做生意。
1784年2月22日,罗伯特·莫里斯等人从纽约港派出一艘叫 “中国皇后号”的商船,
船上装满了人参、铅锭、皮革等货物。
这艘船一路穿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再横穿印度洋,最后驶入南中国海,抵达了广州黄埔港。
当时的广州人见惯了英国、法国的船,插着陌生星条旗的美国商船还是头一次见。
中国皇后号
美国商船卖光了带来的货物,又买入大批中国的茶叶、丝绸等运回美国。
1785年5月,他们返回到纽约,把从中国带过来的货物很快卖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一回,罗伯特·莫里斯总共赚了三万多美元,三万多美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尝到甜头的美国商人开始频繁往返中国,
可没多久,他们发现了一个来钱更快的灰色产业,
那就是贩卖鸦片。
在1840年之前,中国鸦片市场几乎被英国垄断,
他们在印度大规模种植鸦片,再运到中国卖,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商人也开始有样学样,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塞缪尔·罗素。
他出生在康涅狄格州,12岁成了孤儿,19岁进了一家对华贸易公司做交易员。
工作期间,他发现从土耳其以每磅2.5美元买来的鸦片,
到广州能卖到10美元,这简直是暴利啊,
所以他就向公司申请去中国。
1819年,30岁的罗素被派到广州打理业务。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英国人几乎把中国鸦片市场牢牢攥在手里,
美国人只能在他们的牙缝里抠点残渣。
鸦片馆老照片
显然罗素很不甘心,他也想和英国人一样通过贩卖鸦片赚大钱,于是他决定出来单干。
1824年,他在广州创立了齐昌洋行,主营鸦片、茶叶、丝绸。
不过刚开始他被英国人的势力压得抬不起头,生意举步维艰。
而且当时的清政府是禁烟的,鸦片贩卖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交易,
怎样才能走私更多的鸦片就要看你的实力够不够。
不得已,罗素找到了当时美国在华大佬翰伯金斯·顾盛合作。
顾盛早在1803年他16岁的时候就来广州闯荡,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认识了很多有头有脸的人,
还和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称兄道弟。
伍秉鉴是什么人呢?他是个地道的广州人,在广州黑白两道通吃,
他的怡和行掌控着广州所有对外贸易通道。
巅峰时期的伍秉鉴身价大概在2600万银元左右,
比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赔给英国人的钱还要多500万银元。
伍秉鉴画像
顾盛把他介绍给了罗素,对于罗素来说是求之不得。
因为只要伍秉鉴点头,罗素的鸦片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流进中国市场。
事实上,伍秉鉴早就和英国人做过鸦片生意,但嫌他们太强势、利润太低。
所以罗素的齐昌洋行也给了伍秉鉴一个新的选择。
对于生意人来说,进货渠道当然是越多越好。
1827年,顾盛干脆关闭了自己的公司,全职加入齐昌洋行干鸦片生意。
19世纪中期,美英等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
一边损害了老百姓的健康,一边掏空清朝的白银库。
林则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带头上奏道光皇帝,称鸦片百害而无一利,必须要想办法禁掉,
接下来就有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重创了英国在华的鸦片生意,
他们恼羞成怒,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虎门销烟图
最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自此英国可以合法在中国卖鸦片。
美国人眼看有利可图,他们也想签订一个美国版的《南京条约》,占点好处。
于是派顾盛出面与清政府谈判,顾盛借英国的气势狐假虎威,
不费一兵一卒和清政府签下了《望厦条约》,也获得了鸦片合法入华的资格。
接下来,美国的鸦片贩子迎来了黄金时代,齐昌洋行吸引了大批合伙人,
比如小沃伦、德拉诺、约翰·莫里、福布斯等人,
他们几乎都是冲着一夜暴富而来。
而事实证明,鸦片贸易的确让他们成了暴发户。
根据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美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占到了中国进口鸦片的三分之一。
虽然没有确切统计美国商人在里面赚了多少钱,但可以大概推算一下。
1838年,清朝礼部侍郎黄爵滋在奏折中提到,
鸦片泛滥导致清政府每年财政亏空约4000万两白银。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千万富豪阿斯特,就是通过在中国贩卖鸦片发家的,
他去世时的个人资产约2000万美元,而当时普通美国人年收入不过700美元。
放到现在,阿斯特就相当于是千亿富豪。
齐昌洋行合伙人德拉洛干了几十年鸦片贸易,
他去世时留给子女的财富接近1000万美元,
放到今天差不多是500亿美元。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鸦片贩子多有钱。
齐昌洋行从1818年到1891年七十多年间,捧出了不少美国巨富。
这些依靠中国广大烟鬼发家致富的鸦片贩子回到美国以后,
就把挣来的钱投入到了美国的各项基础建设之中。
罗素捐建了耶鲁大学的大部分校区,并资助成立著名的“骷髅会”。
耶鲁大学老照片
德拉洛成立了一家煤矿开采公司,垄断了当时美国煤矿开采的业务,
为美国后续的工业奠定了能源基础。
他的小女儿后来嫁给詹姆斯·罗斯福,两人生下的儿子,
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
福布斯回国后创办了密歇根中央铁路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铁路建设。
还有合伙人阿比尔·阿伯特洛,回国后组建了一支快速帆船运输队,
专门负责海上贸易运输,还投资了美国大量的矿产开发。
说白了,19世纪这些靠中国烟民发财的美国鸦片贩子,
不仅养肥了自己,还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转型,
也为美国后来超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