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服务区垃圾满地,谁之过?

发布时间:2025-08-12 15:20  浏览量:1

8月11日,“河北服务区的垃圾”相关视频和话题登上热搜,现场视频画面显示,服务区大厅内满地狼藉,开水箱接水处以及餐桌,窗台等被矿泉水瓶和泡面桶等垃圾侵占,吃过的成堆方便面桶堆在本应让游客休息的桌椅上,脏乱差状况让人极度不适。游客不得已蹲在楼梯台阶上吃饭。有游客反映称是宣化南服务区。

看到视频中服务区如此脏乱,实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不仅路上丢满了垃圾,连窗台上、充电桩旁也全是垃圾。据悉,河北张家口宣化南服务区已将清洁人员增加到12个,还在不断招聘临时工,工作人员会不停来回转,有垃圾就打扫。看到这里,不免让人思考,服务区垃圾成灾真的都是服务区的过错吗?

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到来,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迎来了客流激增的状况。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出行时,暴露出令人担忧的文明素养缺失的问题,即在服务区食用泡面桶、火腿肠等食物后,将包装袋等垃圾随意丢弃在休息区桌面、绿化带甚至充电桩旁边。从新闻中也不难发现,河北服务区的这些垃圾基本都是方便面容器和食品包装纸,不难判断应该都是途经游客所为,正是由于一些游客的乱丢,才产生“破窗效应”,刚打扫完就会有人扔,才导致清洁人员有扫不完的垃圾。

服务区已经将清洁人员增加到12个,与其再增加人员,不如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多摆一些垃圾桶的同时,用喇叭告知服务区的人员将垃圾丢至垃圾桶,对于不听劝的人员,清洁人员可以上前劝说,毕竟旅游旺季,服务区人流量大,如果仅靠清洁人员,路过的人员缺乏自觉性,服务区永远不会干净,只有引导服务区的人员自觉把垃圾丢入垃圾桶,让服务区减少产生新的垃圾,清洁人员将原来丢弃的垃圾清扫,才能让服务区变得干净整洁。

《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合理使用环境卫生设施。《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乱丢瓜果皮核、纸屑、烟头、口香糖、饮料罐、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废弃物。路过服务区的人员所作所为已经违反相关条例,服务区清洁人员有权利对其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制止,并要求其自觉将垃圾丢进垃圾桶,而不是等着清洁人员来清扫。

俗话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是因为不断积累,微小的事物可以变成巨大的存在。服务区垃圾成灾亦是如此,一些路过的人员对自己要求松懈,认为自有清洁人员来处理垃圾,便随意乱丢垃圾,这才导致垃圾满地。因此,希望路过服务区的人员都严于律己,自觉爱护服务区的卫生,将垃圾投入指定垃圾桶,当您俯身捡起一片垃圾,这微小却坚定的动作,不仅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是对清洁人员的尊重,更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服务区的整洁不是清洁人员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要靠大家一起爱护,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服务区才会从“不得不扫”变为“不忍弄脏”,服务区也会变成文明最美的样子。(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