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盘股开启无敌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12 16:12 浏览量:1
今天,官媒发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关税暂停再延90天。
下一个ddl是11月10日,期间可能会有更高规格的对话,这意味着股票多头可以继续利用这90天继续做多。
一个观察,今年这种行情,是最适合股神吹牛X的,但上海爷叔这样的角色好像还没出现?
可能是各平台对股市、财经内容的流量推荐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避免出现924那种推波助澜一礼拜走完一整年行情的情况再发酵。
看一组数据——
年内沪深300日涨跌幅大于1%的交易日只占14%,相比往年已经大幅下降了,慢牛的“慢”至少是事实。
考虑到现在的信息茧房越来越厚,你不关心的事,很难第一时间发觉,等你意识到发生什么的时候也基本处于信息传播路径的中后段了,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在沉淀在债券理财上的基金苏醒之前,市场在没有大的外部冲击下,应该还会接着奏乐接着舞。
债基得靠权益做绝对收益了
最近有一个感觉,现在的市场基本上红利一天成长一天,小票2天大票1天,不管你是价值还是成长,是大票还是小票,都能轮得到,也都能吃到肉,就这样轮着推动沪指继续新高。
这跟熊市里大票跌完小票跌,A股跌完港股跌,正好反过来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个空头其实都是潜在的多头,而债市相反,大家都在悄悄往门口挪,如果在碳酸锂、反内卷,股市大涨的挤出之下继续吃瘪,很可能会加速这个趋势。
如果股强债弱的现状能持续的话,债基就只能靠配置可转债和股票等权益资产,来争取绝对收益了,昨天的行情打了个样?
所以,固收+规模继续涨?
很多朋友执着于基本面,其实我也关心基本面,但按照A股的调性,真等到基本面数据反转的那天,行情搞不好也走得差不多了,所以你只能拿好自己的筹码,走一步看一步。
微盘走到哪一步了?
小票今天低开高走,国证2000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从2024年2月6日流动性大跌的低点开始算涨幅75%。
万得微盘股PB还差一点摸到了2020年以来的区间最大值,更突破了2024年初的高点,有调整需求。
在这个区间内,知名的小盘基金的涨幅和规模变化是这样的——
从收益也能看出来这些基金真实的市值暴露情况,涨得越好的市值应该越小,如果西部利得、华夏智胜先锋的持仓偏向中小盘的话,诺安、中信保诚大概率已经是小微盘了。
今天早晨看张翼轸老师做了一个诺安多策略+中证红利的回测,我也用国证2000R和中证红利全收益做了一个回测。
从2019年底开始,单独买国证2000、中证红利,55开配置国证2000和中证红利季度再平衡一次,或者不做再平衡最终的收益效果如下。
因为过去几年是中证红利的大年,所以红利+2000的再平衡策略,在收益与回撤上不如梭哈红利来得好,但A股的事,你永远不知道啥时候轮到你吃肉,啥时该你挨揍。
所以才有了哑铃策略,不管是科技+红利,还是小盘+红利,本质都是价值+成长,小票和大票的均衡搭配,任尔东南西北风,只要A股赚钱效应在,你大概率有赚钱的机会。
然后季度再平衡,确实比买了不管的效果要更好,尤其对国证2000这种波动大的小市值板块效果尤其明显,如果在小盘股暴跌的低点买,超额特别好。
但问题在于咱们都经历过2024年初的那波大跌,那时我主流持仓在白酒、牛奶、银行这样的大票上,就1-2只小盘基金都痛得够呛。
不管是投顾还是散户,大家都在跑路,真想接飞刀,又有几个人有胆量?
所以就算配小盘股基,我觉得起码有三个认知要明确——
第一,今天小盘股一步步新高,未来肯定是要跌的,只不过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可大可小。
如果小盘跌,资金往大盘股避险,大盘方向可能有超额(参考2024)。
可如果波及范围更广,负债端形成负反馈,那不管大票还是小票都可能被砸,大票因为流动性好,被砸的可能还要更大(参考2015)。
第二,真跌的时候,多数人其实是不敢抄底的,所以能在日历上标好再平衡的时间,定期做好再平衡拉长时间看就很不错了。
第三,小市值因子长期看是一个有超额的因子,在咱们这种IPO收闸、退市不畅、流动性又管够的市场,小市值因为有壳价值,所以更有超额,估值也更慷慨。
其他国家小票也贵,但像咱们这么贵的,其实也不多见,只能说一个市场有一个市场的玩法。
涨就是牛B,跌就是傻B,尊重理解接受。
企鹅明天出中报
最后,说两句港股,和A股消化了7月底的大跌不同,港股这半个月有点弱势,我不知道是不是阿里、美团这两大WAIMAI权重的拖累有关系。
5月2日淘宝闪购上线之后,港股三巨头的股价走势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想,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公司就在卷AI,而咱们的科技公司就只能卷WAIMAI,我现在觉得很多时候卷不卷不完全是凭主观意愿决定的。
如果护城河不够牢靠,你能拼的只能是卷,你不卷同行也会拉你下水。
真正商业模式好的公司,或许压根就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状况中,没办法。
明天腾讯会出中报,然后下周二小米和泡泡玛特,富途做了个业绩预测。
想加港股不妨等这些大爹交了卷再看。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