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省两会特别报道·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十佳典型案例展播|湖里检察:“检+”护山海,“益+”万物生

发布时间:2024-01-23 04:44  浏览量:2

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十佳典型案例展【编者按】日前,福建省检察院举行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典型事例定评会,评选出“十佳典型事例”和10个优秀典型事例。这是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部署和福建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围绕省院党组“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擦亮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引领基层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阶段性成果。福建检察新媒体拟将这些典型事例分批展示,敬请关注!

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十佳典型案例:

创建理念

湖里区检察院以“万物共生,美好共建”为品牌创建理念,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的号召。

立足湖里的地缘优势和特区发祥地检察机关的使命担当,以高质效检察公益履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价值目标,深化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赋能湖里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和厦门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颜值厦门的诗意抒怀。

图中是辖区内一棵300多年的古榕树,它承载着“近邻文化”的温馨记忆,也见证了《“检+”护山海 “益+”万物生》的工作缩影。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树基部堆积垃圾、线缆随意牵拉,古树生长环境受到严峻挑战……根植特区发祥地的沃土,我们赓续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第一站的工作风范,在“枝繁巢暖,引凤来栖”的时代召唤中,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2021年率先发起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人大代表、植物学专家、乡贤代表,诸多古树养护先进理念汇聚,联动机制、挂牌建档等一项项举措,为辖区152株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以此推动厦门市1788棵古树名木挂牌建档,并建成“口袋公园”百余处。

一株株古树沉淀岁月痕迹,一圈圈年轮记录历史脉络。而我们,以法治之力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绿色乡愁。

从“两山”理念提出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五缘湾湿地公园作为厦门的“城市绿肺”,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4月,鸟中仙子——栗喉蜂虎组团跨越300公里,飞抵厦门筑巢安家、繁衍生息。两岸爱鸟人士纷沓而来,共赴胜日寻芳之约,共叙一衣带水之情。但这里,也曾面临外来物种侵袭的困扰。为此,我院邀请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进行调研、座谈,制发检察建议促成专项整治。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从品牌培育到宣传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2022年10月,我院联合区审计局、市观鸟协会建设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已举办主题研学、宣传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40余场近5000人,并运用元宇宙技术拓展“掌上展厅”,超5.5万人次在云端自由逛展。展馆入选“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长治之基。”《关于加强湖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被纳入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牵头23家单位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会签协作机制7份,设立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与厦大法学院共建研学基地,“检察+审计”双监合璧机制被评为厦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优秀创新案例。案例入选最高检正义网“千案展示”平台、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典型案例。接待最高检、国家林草局、国务院参事室等单位调研42场次,并获得充分肯定。近年来,相关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做法成效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200余篇次。

检察公益护万物,生态和谐映凤湖。湖里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更优的特区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