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丙肝:藏在血液里的“沉默杀手” | 世界肝炎日系列科普④

发布时间:2025-08-12 16:30  浏览量:2

丙肝:专搞“偷袭”的隐形敌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堪称肝病里的“潜伏高手”。它不像甲肝那样“轰轰烈烈”,也没乙肝受关注,却能悄悄在肝脏“搞破坏”。

病毒“旅行”路线:血液是高速路

丙肝病毒最爱沿血液传

吸毒者共用污染注射器,病毒会“直达”血液;早年输过未筛查的血或血制品,也可能引入病毒。

街边小店纹身、打耳洞时,未消毒的器械像“跳板”,能让病毒顺伤口潜入。

共用牙刷、剃须刀,若有牙龈出血或微小伤口,病毒也可能“趁虚而入”。

性接触传播概率虽低,多性伴侣者仍需警惕。

身体“不报信”?可能已被暗害

感染丙肝后,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少数人有低热、乏力,常被当作“累着了”。但病毒在悄悄损伤肝细胞,55%-85%会转为慢性丙肝,不知不觉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症状明显时往往已难挽回。

这些人,丙肝“盯得最紧”

有静脉吸毒史、长期透析者、多次输血或用血制品者、接触患者血液的医务工作者、多个性伴侣及同性恋者,都是高危人群。即便无症状,也建议定期筛查。

防丙肝:没疫苗?筑牢这几道墙

目前无丙肝疫苗,预防全靠主动避险:坚决不共用注射器;看病、美容选正规机构,确认器械消毒合格;牙刷、剃须刀等私人物品绝不外借;性行为务必用安全套。

查出丙肝?现在能彻底治愈

有高危行为者,及时查丙肝抗体和病毒RNA。确诊后别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愈率超90%,早发现早治疗,能避免肝脏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