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员立7次一等功,却深藏功名60年:就想做一个普通医生
发布时间:2025-08-12 16:53 浏览量:1
“真正有功的人都在我前面倒下了。”
正因上过不同战场、经历过各种战争,见过数不清的战友在自己面前倒下了,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胡兆富
胡兆富才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一提。
退伍后他收起沉甸甸的荣誉证书与军功章,转业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医生,继续救死扶伤。
直到2019年,人们才在退役军人信息核对工作中,发现这位老党员竟是曾经浴火奋战的老英雄。
1926年,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一个小村庄里,胡兆富的出生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揭不开锅。
胡兆富一家的生计,就靠着父亲给地主干活获得微薄的收入。
然而,母亲的病逝,父亲受到地主的压迫而离世,让胡兆富的童年充满痛苦的回忆。
12岁那年,失去双亲的胡兆富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惨无人性的禽兽作为。
他的家乡济宁尸横遍野,到处都是无家可归又惊慌失措的灾民。
就连胡兆富的亲戚都未能免遭日军的烧杀抢掠。
家国仇恨点燃了胡兆富心里复仇的火苗,他急切的想加入抗日队伍,为乡亲们报仇雪恨。
1943年,经过多方打听,胡兆富终于找到了抗日游击队:
“我想申请入伍当兵。”
考虑到胡兆富年纪较小,游击队为了保护他便给他安排了后勤工作。
工作期间领导发现胡兆富头脑灵活,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出色。
于是他们便决定将胡兆富培养成一名卫生员。
在接受了专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后,胡兆富有了自己的光荣职责:战地卫生员。
虽然在部队里见过不少伤员,但真正在战场上目睹战友流血牺牲,还是让胡兆富内心的仇恨之火愈燃愈烈。
每次扛起药箱与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胡兆富的眼里就只有伤员。
只要有人倒下,他一定第一时间赶到他们身边实施救治。
“胡医生,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安危啊,要是你也倒下了,那谁来抢救伤员呀?”
领导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以后胡兆富一上战场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边顾及自己的人身安全,一边充当伤员的守护神。
无论情况多么危急,胡兆富都没放弃过任何一名伤员。
即使自己身上负伤,都要先把药用在战友身上。
在1948年洛阳战役里,胡兆富所在的军队伤亡严重。
胡兆富(左)
他眼睁睁看着冲在第一线的排长、班长相继倒下,战士们前仆后继地歼敌。
可是敌人的火力接连不断,我军战士眼看着就要抵挡不住了。
此时,身为手不持枪、腰不挂弹卫生员的胡兆富挺身而出,迅速参与到战斗中去,带着战友偷偷摸到敌人的地界。
随着胡兆富的一声令下,敌人的两座碉堡瞬间尘土飞扬。
在他的带领下,不仅50多名伤员被救回了一条命,还俘虏了10几个敌人回到营地,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胡兆富用实际行动证明,放下药箱,他仍然能拿起枪杆子与敌人拼命。
胡兆富
正是这份果敢与智谋,让他受到组织的嘉奖,记特等功一次。
同年的开封战役里,胡兆富继续随军前行。
谁料这一次敌军搞突袭,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
掩护战友却顾不上自己的胡兆富被流弹击中,头部、胸部瞬间鲜血往外冒。
在爆炸后,胡兆富意识到有弹片飞进自己的体内,头皮也感到发热发烫。
可周围战友的哀嚎声却让他怎么也不肯倒下,他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快速移动到战友身边,不管从自己身上滴滴答答掉下的鲜血,反而对受伤的战友展开了营救。
后来是怎么晕过去的,怎么被送到后方医院的,胡兆富都没有印象。
眼睛睁开的那一刹那,还没反应过来自己也负伤的胡兆富掀开被子就想下床。
“胡医生,你现在可得好好休息,虽然手术成功取出了弹片,但是你的伤情依然非常严重,胸口处的弹片离心脏只有两厘米,子弹也射穿了你的头骨,甚至头皮都被炸弹掀开露出里面的脑组织了。”
胡兆富这才摸了摸绑着纱布的头,确实头痛得紧。
从1943年到1950年,胡兆富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大小小战役共46次,立了26次军功。
其中有2次特等功和7次一等功,还获得“三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每一枚红光闪闪的勋章胡兆富都擦了一遍又一遍,并非常珍惜地收藏在一个盒子里,从不拿出来炫耀。
在他看来,红星上的那一抹红就是战友牺牲流出来的鲜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立功之人。
1950年,胡兆富在跟随部队解放舟山后,决定脱下穿了7年的军装,就地转业留在浙江。
那段金戈铁马的辉煌过往也随之被胡兆富封存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切都重新开始。
此时的他不再是军医,而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医生。
走上新岗位之前,胡兆富告诉自己:
“无论到了哪里,我都是一名医生,救人是我的天职。”
1958年,他来到浙江金华一所医院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大面积扩散,常山县是浙江省血吸虫病情况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1963年,人在金华的胡兆富主动向上级申请放弃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党总支书记的职务,并主动请缨到常山县人民医院当一名内科医生。
拖家带口来到常山县安顿好家人后,胡兆富就赶到医院报到,希望能尽早参与到血吸虫病的救治中去。
只要哪里报告了出现病人,再远再难走的地方胡兆富都会赶到。
就像以前在战场上救伤员一样,他的心里总想着:
“要是我早赶到一分钟,病人就能少遭一点罪。”
到常山县各个角落为病人开药治疗后,胡兆富又快速投身到杜绝血吸虫病的防范工作中。
在村民惊讶的眼光中,胡兆富挽起裤脚和袖子就与村民一起挖深沟、埋钉螺,成功从源头上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1965年,常山县终于在与疫情作战了两年之后彻底消灭血吸虫病。
胡兆富没再回到金华,反而决定在这片他挥洒了热情的土地上兢兢业业行医下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胡兆富就像不知疲倦一样。
自从来到常山县就职后,他几乎没有请过一天假。
就算家里有什么事情,只要不是非常严重或着急的事,他都交给妻子处理。
胡兆富的妻子姜振平刚开始很难接受丈夫把医院当家的习惯,不止一次跟胡兆富沟通过这个严肃的话题,然而每次胡兆富都这么宽慰妻子:
“我是党员,就得发挥模范作用,更不能把病人落下。”
时间久了,姜振平也就释怀了。
她知道丈夫是医者仁心,也听说了他不但在医院看诊,还会经常徒步到40公里外的偏远乡镇地区免费为病人看病。
所以当每个春节胡兆富都坚守在岗位上时,姜振平不仅没有一丝怨言,还会教育孩子们长大后向父亲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
闲不下来的胡兆富一边工作,一边丰富自己的医疗知识体系,所以面对一些别的医生不敢接手的棘手病情,他都责无旁贷地接下并尽全力救治病人。
一次,他听说医院里有个可怜的孩子,得了非常严重的麻疹,治疗了几天药物一点都不起效果。
胡兆富听完转身就来到孩子所在的病房,还没踏入病房,就听到一阵抽泣声,孩子的父母正在商量着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放弃治疗。
“你们好,我是医生,请让我看看孩子。”
孩子的父母看着胸有成竹的胡兆富,就像看到了希望一般。
“你们不用担心,这孩子有救。”
在胡兆富的用心治疗下,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好了起来,脸色也开始有了血色。
看到孩子能吃能睡,病痛也减少了许多,这对夫妻拉着胡兆富千恩万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多年以后,这个被胡兆富从死神手里拉回来一条命的孩子,只要在常山县遇到胡兆富,都会有说不完的感恩之情。
正因为对医生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胡兆富放弃升职成院领导的机会,选择扎根基层,做一名在病人身边的普通医生。
就这样,胡兆富在常山县人民医院一做就做了22年的医生。
直到1985年离休,他都未曾向上级提过一次要求,更未透露过有关军功的只言片语。
离休后,许多病人还是习惯到医院找他看病:
“胡大夫离休啦?我还想让他帮我看病呢。”
“他是一位好医生,太可惜了,没机会再找他看病了。”
胡兆富的医德和口碑实在是太好了,每天都有人前来打听,甚至有其他地方的病人慕名前来看诊。
医院经过再三权衡,决定返聘胡兆富。
“返聘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您有什么条件尽管提,胡大夫,薪资待遇方面也好说。”
“我要说的就是薪资,我只返聘一年,一年后如果有年轻医生到岗,我就把岗位还给他们。另外,我要求的年薪是1块钱。”
医院的领导都愣住了,纷纷以为是耳朵出问题了:
“什么?胡老您没说错吧?”
“没错,我知道医院要走程序,我有退休工资,不要医院再给我额外的薪资,所以你们就象征性地给我1块钱就是了。”
“那多不好意思啊,您实实在在为医院、为病人出力了,却没有该有的报酬。”
“我答应返聘只是因为我自己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我只想单纯给病人服务。”
一年后,当新生力量加入医院后,胡兆富马上就主动请辞,将机会留给新人医生。
然而,退休后的胡兆富依然想为社会、为人民群众付出,离开医院后他又辗转来到社区医院为病人义诊。
住在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能看到胡医生在社区医院里替人量血压、测血糖,风雨无阻。
“爸,您年纪大了,就不要每天都去社区医院出诊了。”
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女儿希望父亲能闲下来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战士就是要一辈子战斗的,党和群众哪里需要,就打哪里,哪有休息的道理。”
2019年,常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上级要求,对该地区退役军人信息进行采集与核实。
在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在当地颇有名气的胡兆富医生竟然以前也是一名军人,准确来说是一名军功赫赫的战斗英雄。
当胡兆富的女儿听到外界沸沸扬扬关于父亲档案的议论时,也好奇地回家问起了老父亲:
“爸,您的参军档案在外面已经引起轰动了。”
“我也听说了,其实这只是一名平凡军人的历史而已,我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大英雄。”
胡兆富这才拿出他视若珍宝几十年的箱子来,一打开,里面是多枚一尘不染的勋章和一本本鲜红色的证书。
打开已经泛黄的荣誉证书,已经退休的女儿用充满敬佩的眼神看着93岁的父亲:
“爸,我本以为您只是当过兵,没想到您竟立下这么多军功,为什么从没听您说过呢?”
“不管是戎马生涯,还是转业到医院,我都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我前面就倒下的战友,他们才配得起英雄的称誉。”
2019年7月底,胡兆富受邀到常山县进行宣讲。
这位老党员告诉后辈党员: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的职责就是党让我们打哪儿,我们就打哪儿,到了建设时期,党员更重要的是发扬党员精神,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建设的责任。”
2021年,在党成立100周年前夕,胡兆富又多了一项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身为党员,胡兆富不仅以身作则,还将党员精神和军人精神影响到身边人。
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都谨记胡兆富“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不要因为在工作中有点成就就自大,应该踏踏实实地干”的教诲。
参考资料:
胡兆富:深藏功名60年 甘作小小螺丝钉——央视军事报道
胡兆富:英雄无言 岁月有声——共产党员网
“两优一先”典型 | 胡兆富:“无论到哪儿,我都是一名医生”——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