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央视官宣《731》定档仅一日,恶心场面背后竟藏如此秘密?
发布时间:2025-08-11 04:30 浏览量:1
央视刚官宣《731》定档,没想到一天不到,就出现了让人糟心的状况。
此前电影《南京照相馆》一上映就火了,票房成绩相当亮眼,业内和观众都给了不少好评。它凭借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唤起了大家心底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而同样是历史题材的《731》,原本计划 7 月 31 日上映,结果却没能如期和观众见面,这可让盼了好久的影迷们失望透顶。后来多方消息证实,网上流传的 180 万封实名举报信,是导致影片没法按时上映的关键原因,这事儿在各大网络社区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气得不行。
8 月 3 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官方宣布,《731》通过了国家电影局审查,拿到了公映许可证,并且定在今年 9 月 18 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这消息一放出来,社交平台瞬间炸了,#731 电影定档 918# 的话题一下子就冲到了微博热搜第一,之前那些关于影片撤档的猜测和谣言,也都不攻自破。
虽说央视等主流媒体大力支持《731》上映,但让人郁闷的是,定档消息公布不到 24 小时,就有人开始唱反调。这部被豆瓣网友选为 “2025 年最值得期待华语电影” 的作品,最近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和抵制。
《731》原本打算在 2025 年夏天,也就是 7 月的最后一天和全球观众见面。制作团队那叫一个认真,为了还原历史,花了大价钱 1:1 重建了当年 731 部队的核心建筑 “四方楼”,简直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导演赵林山带着团队,查阅了 8000 多页珍贵历史档案,看了长达 423 小时的历史证人影像证言,从筹备到完成,整整花了 11 年,剧本更是精心打磨修改了 243 次。而且,影片通过巧妙的处理,没有直接展现暴力画面,却能通过情感共鸣给人带来强烈震撼。导演赵林山在华表奖特别展映时就说,这部作品不只是影像艺术,更是对历史真相的记录。
之前全网预约观影人数突破 600 万,可就在大家满心期待 7 月 31 日影片上映的时候,却啥动静都没有。和《南京照相馆》比起来,差距就更明显了。《南京照相馆》刚上映那周,票房就超过了 8 亿人民币,势头特别猛,业内预测最终票房能突破 15 亿。可《731》因为一直没拿到公映许可证,宣传工作完全停滞,影院没收到发行通知,全国都没有排片。
为啥《731》会延期上映呢?主要有这几个原因。首先,日本国内有些右翼团体和组织一直有预谋地抵制,他们想尽办法压制历史真相传播,对反映日军暴行的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都进行干扰,还利用政治影响力和舆论工具抹黑。而且,日本社会有些人到现在都不承认历史,像 731 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的后代,居然在日本散布 “细菌战是虚构” 这种荒谬言论。电影《731》要上映的消息传出去后,日本外交部门反应特别大,短时间内就向中国政府提交了 23 份抗议文件,还异想天开地要求把影片名改成 “旧日军防疫部队”,想美化那段黑暗历史。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发起了 “制止历史篡改” 的在线请愿活动,收到了 83000 多个实名支持。结果没几天,网上就冒出近 200 万条相似的抗议留言,一查发现半数以上来自东京地区的网络地址,这背后很可能有组织在操作。其实日本 NHK 电视台四年前就拍过《731 部队 —— 揭秘人体实验全过程》的纪录片,可日本还是不正视历史,还各种阻挠《731》在国际上传播。
另外,同期竞争影片也给《731》带来了压力。《南京照相馆》上映后表现太好,投资方更愿意把资源给它,《731》就惨了,官方微博停更,取消城市路演计划,主流宣传平台也没收到推广物料。
最让人愤慨的是,网上一些人恶意举报,干扰舆论环境。网友发现好多 “铭记历史” 的评论被删,还冒出大量说影片 “内容暴力”“影响国际关系” 的负面言论。有些观众担心影片暴力画面影响未成年人,但更多人就是在乱喷,有人故意翻导演以前的作品来差评,还有人说影片是为了圈钱,指责它 “消费民族伤痛”。这些评价根本没认真了解影片内容,就是跟风瞎说。结果影片还没上映,影院排片量就开始减少,电影陷入被动。
为了通过审查,制作团队也是不容易。36 组实验场景的彩色画面改成黑白,还删除了一半多的敏感镜头,删减比例高达 60%,就 “人体实验” 的表述,和审查方商量修改了好几个月,每个词都反复推敲。好在导演坚持 “拒绝美化历史”,影片才有机会重新审核。在团队努力和网友呼吁下,《731》终于定在 9 月 18 日上映。
9 月 18 日,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是个承载着沉痛记忆的日子,每年这天,全国各地都会拉响警报。这部倾注了导演赵林山十年心血的影片,终于能在这一天,把那段满目疮痍的历史展示给大家。年近九旬的王亦兵老人,腿上有当年日军活体冻伤实验留下的伤疤,他颤颤巍巍地站在摄像机前,抚摸着伤疤,让人看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可央视公布档期后 24 小时内,网上就开始了关于历史认知的激烈争论。社交媒体评论区突然冒出大量相似的负面评论,很明显是有组织的。他们把影片和商业利益硬扯在一起,诋毁导演动机,想削弱影片的社会意义。赵林山导演筹备时就接到过恐吓电话,摄制组在哈尔滨取景也被身份不明的人阻挠。这些把历史教育歪曲成 “制造痛苦”“煽动仇恨” 的言论,和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差不多。技术团队通过大数据发现,这些言论账号 IP 地址集中在东京地区,网友们都特别生气,要求彻查这些账号背后的人,深挖他们和某些势力的关系。
在这场历史真实和篡改势力的对抗中,官方很快做出了回应。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和新华社三大权威媒体同时发布公告,强调《731》上映意义重大,它承载着民族在苦难中的觉悟和精神升华,是对历史创伤的纪念,也是对民族未来的守护。这场民间抗议,其实就是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任何想篡改历史的行为都不会得逞。央视公布的排期,说明我们在捍卫历史尊严这场斗争中,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731》调整上映时间,不只是档期变化,更标志着中国在历史话语体系建构上有了重要突破。我们盼着 9 月 18 日,《731》不仅能收获高票房,更能像一把利剑,穿透历史的迷雾,让更多人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