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在新疆种哈密瓜:万里奔赴的甜蜜事业

发布时间:2025-08-12 17:09  浏览量:1

热浪扭曲了哈密南湖的沙丘地平线,却让温室里海南工人的琼语格外清晰。我站在单膜连栋拱棚前,看着他们熟练地为哈密瓜整枝打叉,动作间带着热带岛屿特有的韵律。这些跨越近四千公里而来的三亚农民,正在戈壁滩上耕耘着甜蜜的事业。

“白天棚里热得像蒸笼,傍晚又凉得穿外套。”王大哥抹着汗笑道。他身后,最早栽下的瓜藤已如翡翠瀑布般垂落,最晚定苗的嫩叶也倔强地舒展。从南海渔村到西域大漠,海南工人带着祖辈侍弄热带水果的经验,在干燥的北疆开辟出新的战场。工头老陈掰着指头算:“从育苗到上市,我们要守足90天,海南人最懂等果子熟透的滋味。”

然而乡愁总在饭点袭来。食堂大盆里油亮的羊肉让阿明皱眉头:“在老家,鱼虾从海里到桌上不过三小时。”他们用保温杯存着海南寄来的黄灯笼辣椒酱,在粗犷的西北饮食中倔强保留着海岛印记。当工人们围着手机看三亚渔港直时,屏幕里的浪花几乎要溅到干燥的沙地上。

这片奇迹瓜田正成为时代变迁的缩影。十年前还鲜见南方人踏足的新疆农场,如今吸引着天南海北的追梦人。王大哥的儿子正在乌鲁木齐读大学:“以前老人说飞出岛的凤凰不归巢,现在娃说这里机遇比椰子树还多。”工人们用微信给家乡直播戈壁日出,朋友圈里,碧海银沙与金黄沙漠神奇地同框。

日落时分,工棚飘起琼剧唱段。海南的婉转唱腔缠绕着哈密瓜藤蔓,在晚风中酿出奇妙的和谐。当季的甜瓜将同时沾染南海的咸风与天山的雪气,成为中国人流动迁徙的最甜见证。这万里相赴的耕耘故事,比任何经济数据都更炽热地证明:中国的每寸土地,都在生长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