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AI、会编程的你 这些银行开始“抢人”啦!

发布时间:2025-08-12 17:40  浏览量:1

春季招聘才结束不久,银行业新一轮金融科技人才“抢夺战”已经悄然打响。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进入暑期以来,已经有不少银行及旗下子公司率先打响了2026届校园招聘的“第一枪”,纷纷面向高校人才抛出“橄榄枝”。

从招聘方向来看,科技人才依旧是各家银行抢夺的对象,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人才在今年招聘时更加受到银行的青睐。

近日,交通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2026届校园招聘,共设AI算法工程师、前端及后端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7个岗位,岗位投递截至今年8月31日。

其中,AI算法工程师一职不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负责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技术应用方案制定,还需要负责深度学习相关模型设计和优化,以及AI相关分布式计算框架的搭建及性能优化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AI算法工程师岗位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招聘公告,应聘者需要“精通Python,熟悉相关框架”“熟悉AI技术等相关知识领域”“熟悉CNN等典型深度学习模型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方法”等。

8月6日,招银网络科技面向全球高校技术热爱者发出“集结令”。作为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总行软件中心,招银网络科技支撑着“数智招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招银网络科技本次招聘主要针对STEM类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招聘岗位包括后端及前端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以及运维研发工程师共5类。

“我们期待怀揣数字梦想的你,乘时代浪潮,驭科技之舟,在广阔的华夏天地间,破浪前行,共绘金融新图景!”7月18日,华夏银行也启动了2026届数字科技人才提前批校园招聘,招聘专业包括信息科技与数学统计两大领域,岗位设置管培生和经办岗共两种类型,涵盖总行、分行及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今年7月初,就有中小银行发布了科技人才的“招募令”。7月8日,上海农商银行2026校园招聘FINTECH培训生提前批正式开启。具体来看,上海农商银行为金融科技人才设置了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系统测试、数字化产品经理、基础架构运维以及数据治理等多个岗位。

其中,人工智能方向岗位要求参与AI相关系统及平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模型平台相关应用开发测试、模型微调数据准备及部署优化等工作,偏好应聘者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数学、信息安全等理工科背景。

在校园招聘之外,暑期实习生项目也成为银行率先“锁定”科技人才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今年6月,建设银行发布了总行直属机构2025年度“建习生”暑期实习生招聘公告,仅设金融科技岗位,实习生将参与金融科技课题研究、创新技术探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金融科技项目开发建设等相关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建行针对优秀实习生还设置了“建习之星”和“Fintech超新星”两项奖励措施。其中,获得“建习之星”称号的实习生只需在2026年度校园招聘中通过全国统一笔试考核,即有机会免面试获得实习机构的校园招聘录用资格。

今年5月,兴业银行也开启了2025年“雏雁计划”暑期实习生招聘,招聘机构涵盖总行、境内分行以及子公司,包括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国际业务以及职能部门四类实习岗位。根据兴业银行发布的实习生激励政策,通过实习考核且表现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数智化转型的推进,银行对科技型人才,尤其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更加求贤若渴。

“在银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当下,不会使用算法工具的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吸纳AI、大模型等科技型人才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告诉记者,与前几年相比,金融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已从以互联网和编程人才为主,转向以AI和大模型算法、数据分析等领域人才为主,这说明银行对数智化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银行对AI大模型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尤其是金融和AI的跨界人才将供不应求。

“银行能否充分发挥AI大模型人才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行业竞争中的成败。”盘和林表示,“未来,银行也将基于AI和互联网人才进行新一轮转型。”

记者:张冰洁

编辑:段嘉希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