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捏出警民情!鄂州非遗面塑“搭桥”,西山警民共塑平安

发布时间:2025-08-12 17:43  浏览量:1

一团彩面,捏出千年传承;一双巧手,共塑警民情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警民互动形式,深化“警民一家亲”理念,共同缔造平安和谐社区,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警民一家亲,非遗共传承”鄂州面塑主题活动在鄂州市西山街办桂花园社区温馨举行。本次活动特别融入了鄂州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州面塑,让民警与社区居民在指尖的艺术传承中,共同创作象征和谐的“和”字作品,为构建平安美好社区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情感纽带。

鄂州面塑的魅力点

活动伊始,来自鄂州面塑传承人钱毅老师,为大家揭开了鄂州面塑这一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老师介绍道,鄂州面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植根于荆楚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它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经过艺人的巧手捏、搓、揉、掀、点、切、刻、划,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色彩艳丽,造型生动,兼具艺术性与民俗性,承载着鄂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智慧结晶。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精美的面塑作品展示,在场的民警和居民无不惊叹于这项非遗技艺的精妙。

警民“和”谐的鱼水情

了解了非遗知识后,活动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警民创作。本次创作的主题,是“祝福语”的创作,大家都把祝福语融入面塑中,希望它能承载美好与祝福。一个个饱含深意的“和”“吉”“福”字在大家手里孕育而生。

桂花园社区辅警尹建化身“学徒”,沉浸式体验了面塑的魅力:平日里守护一方平安、雷厉风行的他此刻纷纷围坐在居民身旁,在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巧手阿姨的指导下,认真当起了“面塑学徒”。他仔细学习揉捏面团的技巧,专注地调和色彩,小心翼翼地塑形。从略显生疏到渐入佳境,专注的神情和虚心求教的态度,瞬间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笑声不断,场面温馨融洽。

尹建告诉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自己创作这个“和”字,主要有三层美好寓意:一是希望“警民之和”。这是最直接的表达,象征着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鱼水情深、和睦融洽的关系,是“警民一家亲”最生动的写照。二是社区之“和”:愿社区邻里守望相助、和谐共处,愿每个小家“家和万事兴”,共同筑就一个平安、稳定、充满温情的社区。三是平安之“和”:更深层次地,“和”代表了平安、稳定、有序社会环境。这是我们西山派出所守护的目标,也是全体社区居民的共同期盼。

非遗为桥的平安话

活动尾声,大家并未止步于艺术体验。辅警尹建巧妙地将安全宣传融入这温馨的氛围。他拿着创作的“和”字面塑,以及现场制作的一些寓意平安的小面塑(如苹果——平安果、盾牌——安全守护),结合当前社区安全防范重点,如反电信诈骗、防火防盗、暑期安全等,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向居民们进行宣讲。民警强调:“就像我们用心塑造这个‘和’字,平安社区也需要我们警民同心,共同努力去塑造和维护。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有任何安全隐患或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们。”

活动不仅让居民学习了非遗知识,体验了创作乐趣,更让民警展现了亲和、多才的一面,极大地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居民张阿姨感慨:“以前看到民警同志都是处理警情,很严肃。今天一起捏面人,才发现他们这么亲切,学得也认真。这个‘和’字捏得好啊,警民和谐,社区才更平安!”

非遗文化是纽带,警民情深是基石。这次活动,用“最鄂州”的面塑,捏出了“最暖心”的警民关系,也塑牢了我们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社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