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5名游客被公示!谁在长城刻字,谁就是反面教材
发布时间:2025-08-12 18:04 浏览量:1
北京晚报
近日,北京八达岭长城检票口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5名游客在长城刻划的违法行为。据报道,5名游客的违法行为发生在今年5月,均被处以5日拘留及200元罚款。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公示长城刻划违法行为,并非近期才开始实施,有些游客还会被纳入景区黑名单。网友纷纷点赞,认为这是对违法行为的有效警示。
近年来,长城保护深入人心,但仍有部分游客管不住乱涂乱画的手。2023年6月,一游客用钥匙在八达岭长城城墙内侧刻名字;2023年8月,一游客不听劝阻,用发簪在八达岭长城城墙上刻字;2024年,又有游客用钥匙在八达岭长城城墙上刻名字……在长城上刻名字,看起来是在留名,实际上只留下丑态和骂名。胡刻乱画,伤的是长城颜面,也影响其他游客的体验。据报道,长城刻痕修复难度极大,文物本体遭受的伤害甚至不可逆转。擦不掉的刻痕,还可能引发从众效应,加剧刻划行为。一个个刻痕,是对长城文明的亵渎,也是对长城保护相关法规的漠视。
从治安管理处罚法、长城保护条例到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都明确禁止长城刻划行为。针对长城刻字等不文明行为,公安机关及长城管理方不断加大惩戒力度。在被公示的5名游客中,有两名游客在长城刻划后已经返回上海,但延庆区公安分局穷追不舍,首次启动行政案件异地办案程序,与上海警方沟通协作,对二人作出处罚。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是对长城保护的态度,也是对法律的尊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八达岭长城检票口滚动播放游客的违法行为,具有普法意义,堪称警示游客文明游览的创新之举。只让刻划者得到惩处,只在网络公布其违法信息,公众未必都会关注,警示效果显然有限。检票口是游客进入八达岭长城的必经之路,在这个位置滚动公示违法行为,就是要不留情面地让违法者成为反面教材,给其他游客打打预防针:莫乱划,乱划会上黑榜。
谁敢在长城上刻字,谁就会留下丑脸,还要当众丢脸。期待长城管理方在提升游客文明素质、文保素质,限制刻字行为上探索更多有效方式,也期待检票口大屏上的反面教材早日“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