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20多年再次现身!2018年,四川村民在荷叶间发现“飞狐”

发布时间:2025-08-12 18:24  浏览量:1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8年8月底的一天,四川古蔺县桂花镇田坝村的村民罗德秀正在村里的莲藕基地里面干活。

就在拔草的时候,罗德秀忽然从荷叶见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

她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还以为前面出现了一只大松鼠,因为它有着一身发亮的黄褐色体毛,四肢纤细,尾巴又长又蓬松,但是和松鼠又并不是那么地相似。

罗德秀还以为自己遇见了黄鼠狼,于是吓唬了它几下,想着它自己离开就行了。

但罗德秀没想到这只动物竟然一点也 不怕人,它并没有被吓到,反而瞪着眼睛向她靠近,甚至摆出了一副要攻击人的架势。​

罗德秀心里有些发怵,赶紧朝着不远处正在劳动的其他村民呼喊,让他们过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听到罗德秀的呼喊,同样在基地里忙活的村民吴凤平最先赶了过来。

他快步走到罗德秀身边,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仔细观察了片刻,发现这是一种他小时候见过、但已经消失了20多年的“飞狐”!

于是吴凤平就用树枝逗了它一下,结果发现它果然不怎么怕人,反而猛地伸出锋利的爪子,准备应对危险情况。

想到“飞狐”如今已经极其少见,吴凤平想着不能自己处理,于是就一个电话打到了村里面,后来经过林业专家的确认,发现它确实是他们讲的“飞狐”。

于是按照指示,一行人将它抓了起来放在鸟笼里面,找到附近的山头放生了。

那么“飞猫”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居然不怕人呢?

«——【·会飞的“飞狐”·】——»

“飞狐”学名中华鼯鼠,它体型中等,体长一般在30-50厘米之间,尾长略短于体长或者与体长相当。

它的头部圆润,眼睛圆溜溜的十分明亮,这使得它们在夜晚也能拥有良好的视力,便于夜间活动。

它的耳朵比较小,不过听觉灵敏,能够听到周围环境中细微的声响,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

中华鼯鼠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那身漂亮的皮毛,它们的体毛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黄褐色、灰褐色、赤褐色等,不同亚种的颜色会略有差异。

皮毛柔软而浓密,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能够帮助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

此外,中华鼯鼠还有一个独特的特征,那就是它们前后肢之间连接着一层宽大而柔软的飞膜。

这层飞膜是由皮肤和肌肉组成的,平时不展开的时候,就像一件披风一样贴在身体两侧。

当它们需要“飞行”时,飞膜会迅速展开,看上去就像是翅膀一样,让它们能够在树木之间进行长距离的滑翔。

中华鼯鼠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它们大多喜欢生活在森林茂密的山林里面,喜欢找一些高大的树木生活。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一般是见不到它们的,到了夜晚才出来活动和觅食。​

中华鼯鼠的食性比较广泛,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嫩芽等,有时也会吃一些昆虫、鸟蛋等动物性食物。

在觅食过程中,它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攀爬能力,能够在树枝间灵活地跳跃、攀爬,寻找食物。​

而平时它们也非常喜欢“滑翔”,这是它们在树林中活动的重要方式。

中华鼯鼠在滑翔时,会从高处的树枝上纵身一跃,同时展开飞膜,利用空气的浮力和自身的体重调节滑翔的方向和距离。

它们的滑翔能力非常出色,一次滑翔的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那么远。

在滑翔过程中,它们的尾巴能帮忙保持平衡,这让它们能准确地落在目标树枝上。​

中华鼯鼠通常是独居生活,除了繁殖季节外,很少会成群出现。

它们的繁殖能力不算强,每年一般繁殖一次,每胎产1-4只幼仔,幼仔出生后,需要母亲的精心照顾,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能独立生活。​

中华鼯鼠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多个省份的山区森林中。

不同的亚种在分布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些亚种可能只分布在特定的区域。​

古蔺县及周边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森林资源丰富,曾经是中华鼯鼠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但如前所述,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分布范围曾一度缩小,数量也急剧减少。​

作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鼯鼠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在觅食过程中,会帮助传植物的种子,促进森林的更新和植被的繁殖,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中华鼯鼠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对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以及进化历程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哺乳动物的适应进化和生态适应策略,为动物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桂花镇当地的干部曾经表示: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工程,加强了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加大了对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

随着这些措施的不断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也日益丰富,这才为中华鼯鼠等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8 年四川古蔺县发现中华鼯鼠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物现身新闻,更是当地生态环境逐渐变好的一个有力证明。

它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才能让更多像中华鼯鼠这样的珍稀动物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才能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参考:

泸州新闻网《“绝迹”飞狐现身古蔺 专家:与生态环境改善密不可分》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