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只成长/价值指数:2021年以来涨最好的竟是两只“成长”指数

发布时间:2025-08-12 18:54  浏览量:2

在《大盘3600点了,还有哪些指数低估20250725》一文里,我提到了416只有产品跟踪的大陆股票指数;在《香港恒生指数24500点了,还有哪些指数低估》一文里,我提到了107只有产品跟踪的香港、沪港深股票指数。

这些指数名称中有“价值”或“成长”的,我单独拎出来了,合计有32只。

这32只指数按照指数发布日期展示如下:本文聚焦它们简单更新一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其中榜单底部的6只指数:智选创新价值、智选科创价值50、红利价值、中小盘成长、科创成长、价值50发布日在2021年以后,我暂且剔除,接下来盘盘这剩下的26只指数自2021年以来的一些数据。

一、2021年以来涨幅排名

2021年以来,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26只指数按照涨跌幅由高到低排序如下,SHS红利成长LV人民币指数涨幅最好,达到了57.91%,其次是东证优势成长,涨幅54.84%,第三名是1000价值稳健,涨幅46.30%……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起始交易日期]2021-01-01[截止交易日期]2025-08-11[单位]%,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2021年初以来,300成长跌幅最猛,依然下跌了42.86%,成长40至今跌幅39.90%,大盘成长跌幅36.46%,300成长创新跌幅32.02%……如果2021年初配置了这些指数,当前离水面还有30多、40多CM~

2021年以来也有四年多了,时间不算短,如果短期想博反弹可以关注榜单底部的这些指数,但如果抱着尽量长期持有,个人觉得榜单上部的指数更值得看看(仅代表个人观点)

二、SHS红利成长LV人民币指数

SHS红利成长LV人民币(931157.CSI)在昨天的文章《红利指数大盘点,2016年以来最牛的红利指数原来是它!》有盘点到它。

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动指数从内地市场证券以及符合港股通条件的香港市场证券中选取100只连续现金分红、盈利稳定增长且兼具低波动特征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预期股息率加权,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连续现金分红、盈利稳定增长且兼具低波动特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8日,SHS红利成长LV近一年涨幅24.58%,近三年年化回报13.63%,近五年年化回报8.63%,近十年年化回报5.45%,基日以来年化回报8.68%。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8,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但如果红利再投,则近一年涨幅30.52%,近三年年化回报18.68%,近五年年化回报13.42%,近十年年化回报9.83%,基日以来年化回报13.06%。

当前前十大重仓股展示如下,其中有7只是港股,3只是A股,其金融行业占比较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第一重仓行业是金融,权重占比41.7%,接近半仓了。第二重仓行业是医药生物,占比8.0%,第三重仓是交通运输,占比7.4%……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指数行业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当前跟踪它的基金有景顺长城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指数ETF。

基金经理曾理在2025年二季报中说,

展望未来……权益市场依然具有较多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个股层面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市场层面相对分散的结构性行情,这对于我们量化选股模型是相对有利的。

长期来看,改革创新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进入长期价值配置区间,具有较高成长性的行业和较强竞争力的公司,将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本基金采用完全复制中证沪港深红利成长低波指数的方法进行组合管理,严格按照最小化跟踪偏离的策略,力争使基金收益和指数收益一致。

三、东证优势成长指数

东证优势成长(931579.CSI),这只指数写过蛮多次数了。

东方红中证优势成长指数发起A的基金经理在2025年二季报中说,

东方红中证优势成长指数发起基金投资于一篮子盈利能力稳定、持有期利润增长概率高、价格合理的股票组合。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优势成长指数成份股加权ROE约为12.6%,显著高于中证500约6.8%,与创业板指数约12.54%的水平相当。

根据指数真实权重计算的PE水平约为19.1倍,明显低于中证500约26.8倍的估值和根据Wind总市值法公布的创业板指约32.36倍的估值。

优势成长指数一方面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股票组合盈利不断增长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衡量股价和估值水平的比价来避免买入过度溢价的成长股,虽然本次成份股调整后静态市盈率上升到约19,但相对中证500在估值和成长性上仍具有显著优势,是在当下时点助力实现权益资产进攻性的有效手段。

四、写在最后

标普沪港深中国增强价值指数数据不能显示,我索性剔除它。

25只指数,按照市盈率TTM由高到低排序如下。我还展示了市盈率TTM估值百分位、市净率、市净率估值百分位、股息率、股息率估值百分位。

红利价值当前股息率4.34%,SHS红利成长LV人民币股息率4.57%,180价值股息率4.17%,价值100股息率4.67%,大盘价值股息率4.28%,300价值股息率3.98%,国新价值股息率4.45%……

股息率的估值百分位大部分都在中枢值以下了,虽然相较于十年期国债还是有一定的性价比,但和历史比较,已经少了很多性价比。

如果要求市盈率估值百分位位于50%中枢值以下,则可以看到有6只指数符合要求,分别是创成长、创业成长、创价值、成长40、大盘成长、300成长。

感觉今天这篇文章的亮点不多,就当对这些价值指数、成长指数多了一些认识,复盘数据不代表推荐。

PS:以上是我的投资思考,不一定对。做个记录方便未来反思、错得明白,谨供大家参考。当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与思考记录,基于公开信息及主观分析,旨在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行业趋势、公司案例或数据结论,均可能存在信息滞后、认知偏差或未预见的变动因素,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本人不对任何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结果负责,亦不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请务必理解:投资决策是个人行为,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