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佩璋得知丈夫白崇禧出轨生下私生子,冷静问:你打算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5-08-12 19:04  浏览量:2

1931 年,马佩璋在香港得知丈夫白崇禧与其他女子生下私生子的消息,当时她正带着两个女儿在此避难,与白崇禧结婚已 7 年。这个消息让她痛苦万分,难以想象仅分别一段时间就发生这样的事。

马佩璋出身桂林官宦世家,父亲马健卿为科举出身,曾任兴安县令。作为长女,她下面有一位亲弟弟和两位庶出弟妹。马健卿对她十分宠爱,虽为女子却按男子标准培养。

未出阁时,马佩璋就开始掌管家中事务,因母亲热衷于牌桌,家里大小事都由她操持。马佩璋和白崇禧名下排行老八的儿子白先勇后来撰文回忆母亲时便曾提及,据说母亲未出阁时,她的衣襟上就挂了一串掌家钥匙,外婆坐在牌桌边是不管事的……

此外,马佩璋自小有主见,拿得起放得下,不甘受拘,幼时祖母要给她缠足,她大闹反抗,最终家人妥协。长大后的她不满旧式思想,认为女子应活出精彩,还要求一夫一妻制,找不到合适的宁肯不嫁。

她先后就读于私塾和桂林女子师范,积极参加学生游行,是桂林有名的美人,品学才貌兼备,上门说媒者众多。但马健卿择婿标准严苛,且坚持非回教不通婚,符合条件的人选很少。

1923 年夏后,李宗仁、白崇禧在孙中山扶持下,发动讨伐广西旧军阀陆荣廷、沈鸿英的统一战争。1925 年 1 月,白崇禧率兵攻占桂林,将沈鸿英队伍赶到湖南。事业起色后,他考虑娶妻,听说马佩璋名声后前往马家。

马佩璋的父亲相中白崇禧日后有“宰相命”,决定将女儿许给他。在媒妁撮合下,1925 年 2 月 14 日,22 岁的马佩璋嫁给了大她 10 岁的白崇禧。

白崇禧高大英俊、骁勇善战,与聪慧英气的马佩璋势均力敌。

只是婚后才8日,白崇禧便因军情紧急,告别妻母,带兵赴柳州迎战云南军。

他刚离开,广西老派军阀沈鸿英即乘虚偷袭桂林,抓了马家人。马佩璋预料到危险,趁乱伪装成乞丐,在卫兵护送下躲进一家英国女传教士创办的医院看,这才躲过一劫。

白崇禧解决柳州危机后返回桂林,在医院见到安然无恙的她,放下心来。这次经历让白崇禧见识到她的才智,此后遇变故总会先安置好妻小再赴前线。

婚后第二年,北伐开始,马佩璋跟随白崇禧从南打到北,从一位金枝玉叶的千金大小姐一步步成长为一位经得起风浪的军人之妻、将军夫人。

1930 年春,因战事,白崇禧将妻女安置到香港,夫妻开始异地生活。当时,白崇禧作为桂系核心人物,常年忙于军政事务,在南宁驻军。

副官许辉生察觉到白崇禧的寂寞,起初搜罗了几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却惹得白崇禧大发雷霆。纠结之后,许辉生做了个大胆决定:将自己家世清白、性格温和的未婚妻王氏送去侍奉白崇禧。

许辉生认为,白崇禧看不上一般女子,而王氏与马佩璋有几分相像,或许能让他满意。而且,若未婚妻被白崇禧看上,自己也能飞黄腾达。事实正如他所料,白崇禧对清纯可人的王氏很满意,二人很快开始同居,许辉生也如愿晋升为城防警卫司令官。

一年后,王氏为白崇禧生下一子。白崇禧给孩子取小名 “黑仔”,似乎在暗示孩子身份需要隐秘。但消息还是泄露了。

马佩璋在香港打理家族生意时听闻此事,一时气血上涌,连夜关门谢客,三天滴水未进。但到了第四天清晨,她冷静下来,心里有了主意:先去见人,再谈是非。

她明白,若此时大闹,白崇禧名声会受损,自己多年经营的家庭地位也将不保,而王氏凭借孩子很可能转正。于是,她带着两个女儿,从九龙码头上船,经梧州前往广西。

1931 年 4 月初,马佩璋抵达南宁。她没有提前通报,而是让护卫在城外放出话:“白夫人到了。” 这一招先声夺人,既让所有人知道正妻到来,逼白崇禧立刻表态,又在外界看来,她只是正常探望丈夫,没有撕破脸。

见到白崇禧后,马佩璋率先开口:“事情我全知道了。” 白崇禧抬头,却不敢与她对视。此时的他,不再是威风凛凛的 “广西王”,而是犯了错的中年男人。

马佩璋又淡淡地说:“你打算怎么处理?” 她没有追问细节,直接切入重点,关心王氏如何安置、孩子如何安排以及自己今后的位置如何保持。

白崇禧低头沉吟,心里清楚:若舍弃王氏,会失去儿子;若保全王氏,必将失去夫人。权衡之下,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羽翼与桂系根基离不开马家的支持。几分钟沉默后,他吐出一句:“都听你的。”

马佩璋顺势提三条要求:王氏立刻迁出南宁;孩子归白家抚养,公开身份写 “马氏所生”;许辉生避见白府,不涉家事。白崇禧全部应允。

随后,马佩璋见了产后虚弱的王氏,拿出一笔钱说:“这段时间多谢你照顾我丈夫。如今我在他身边,黑仔我会抚养,给你经济补偿,以后好好生活。” 王氏明白 “我们” 指马佩璋和白崇禧,知道自己与白崇禧只是 “同居”,孩子交白家不会受亏待,便同意了。

马佩璋给了王氏钱,将其送出依仁街,把 “黑仔” 接来取名 “白先道”。为保全名声,二人协议:任何时候、场合,都要说 “黑仔” 是马佩璋所生且是长子,“黑仔” 长大后也须如此。

此后,白崇禧共有 10 个子女,9 个为马佩璋所生,1 个是王氏的。但对外始终称均为马佩璋所生,白崇禧在《敬悼先室马佩璋夫人》中也遵循此协议。尽管桂系少数军政人员知晓此事,却为保全声誉未声张。

1949 年白家迁台湾,马佩璋明确要带白先道。到台湾后,白先道被送寄宿学校,逢年过节回家团聚,马佩璋对他起居安排周到,日常互动较少。

1955年,马佩璋和白崇禧结婚30周年纪念,白先勇回忆起来,那时的母亲52岁,父亲62岁,两个人相互扶持,已经走到了他们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晚宴时,马佩璋首先致辞:“我和白先生结婚30年,我们也算得上患难夫妻了……”说到这里,不禁哽咽落下泪来。

1962 年 12 月 4 日,马佩璋在台湾病逝,终年 59 岁。

马佩璋去世后,白崇禧未再续娶。白先勇后来回忆起来曾言,母亲是家中的擎天一柱,作为军人之妻、将军夫人,她凭借过人的勇气、毅力、智慧、见识,应付各种挑战,协助父亲,使他无后顾之忧,母亲都做到了。父亲心中明白,对母亲,他是心存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