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南安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2 19:13  浏览量:3

AI 赋能

南安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南安市教育局举办“智启未来:中小学数智赋能与AI教师素养提升专项培训班”;南安市第一中学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发布“南小龙智能体”全域态赋能方案,覆盖“学、评、研、教、服、管”六大场景;南安市国光中学、南安市华侨中学开发《RoboSim虚拟机器人》《简易编程机器人》等校本课程……当下,一场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南安大地悄然进行。

近年来,南安市统筹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按照“试点先行、区域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形成“设施筑基、课程铸魂、师资赋能、应用拓界、实践增效”的发展路径,构建“城乡贯通、学段衔接、学科融合”的AI教育生态,探索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南安路径”。

01

设施筑基

打造智能教学新场景

在南安市的中小学校园,AI技术正深度融入教学场景。

前不久,在南安一中的教学开放周上,该校教师王雪娇在英语课上巧用AI技术将敖丙等国漫角色栩栩如生地模拟出来,并与课程主题相结合,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管是形象还是声音,都非常还原,用孩子感兴趣的角色切入英语学习,孩子就很有热情和期待去用英语聊天。”王雪娇说。

在人工智能教育设施建设方面,南安市第一中学走在前列。据介绍,该校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发布“南小龙智能体”全域态赋能方案,覆盖“学、评、研、教、服、管”六大场景。目前已完成智能教学助手、科研集备智脑等六大模块设置。此外,“南小龙”智能体将进一步联通校内外生活与管理数据,在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等方面提供全天候、陪伴式服务。

国光中学在AI教育融合进程中也推出“智慧教学先锋计划”。打开该校的智慧校园网页端和国光中学办公平台微信公众号端,一系列贴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智能化场景极大便利了师生们的教与学。

作为智能问答模块,“智前小博”宛如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博士,无论是学习中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疑问,都能快速准确地提供解答,满足师生多样化的求知需求;“智光备课”则成为教师们的得力助手,它整合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借助AI智能分析,能够为教师提供创意十足的教学设计思路,还能辅助制作出精美且富有互动性的课件,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和质量。

“智新学伴”针对学生学习场景设计,如同一位贴心的私人学习伙伴,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实时跟踪学习进度,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智启作业”实现了作业的智能批改,不仅能快速给出成绩,还能精准分析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智创奥赛”更是聚焦学科奥赛,为有竞赛需求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训练和指导。据悉,这些智能化场景将分批上线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同时,还会结合教育教学开展的情况,开发新的适配场景。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南安建设了5间虚拟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人工智能教室,8所学校利用精品录教室建设智能课堂分析系统,推动各校建成多元化人工智能教育场景。

02

课程铸魂

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无人机编程。”日前,记者走进南安市第三小学,该校“星火”科技社团教练林达卿正在教孩子如何利用电脑编程操控无人机。学生在一旁认真听老师讲解,并认真记录下知识点。

林达卿介绍,“星火”科技社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每个科技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教学阶段。初级阶段以无人机遥控操作、图形化编程和简单机器人拼搭操作为主,培养基础兴趣;中级阶段引入机器人编程和无人机组装、编程操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高级阶段学习C++语言和复杂机器人、无人机任务设计,挑战更高难度。

“我们采用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竞赛驱动、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AI人工智能的兴趣,还通过实践体验开设3D打印和创客项目,让学生亲手将创意变为现实,体验创想物化的乐趣。”林达卿表示。

事实上,AI不仅是科技社团的得力助手,更成为不少学校的特色课程。国光中学、华侨中学就开发了《RoboSim虚拟机器人》《简易编程机器人》等校本课程。华侨中学的《AI赋能做“加法”,人工智能助“双减”》项目更入选了泉州市第四批课后服务典型案例。

那么,如何让不同学段学生都能受益于AI教育?南安各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学段特点,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让人工智能教育惠及更多学生。小学阶段,聚焦“趣味化+实践性”,通过可视化编程和硬件互动让学生直观感受AI的工作原理;初中阶段,则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让学生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高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此外,南安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AI实践平台。组织编程机器人比赛,开展“无人机编程展示”“AI创意劳动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AI魅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3年,南安学生在“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35个、省级奖项114个;华侨中学被评为“2023数字中国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优秀组织学校”。

03

师资赋能

提升教师AI素养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变量。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师生为重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AI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这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南安教师的AI素养,南安通过“全员培训+竞赛+教研”模式,构建起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体系。2025年3月、4月,南安相继举办“智启未来:中小学数智赋能与AI教师素养提升专项培训班”、网络安全暨人工智能培训会,邀请省内外专家解读AI教育前沿趋势,探索交流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途径。

此外,南安还组织教师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AI融合课教学大赛”等活动,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开展校本教研,组织各校开展校本培训200多场,形成“培训—实践—反思—提升”的成长闭环。在AI赋能下,一大批曾坚持“一支粉笔闯天下”的老教师,现如今在课堂上尝试使用AI助教进行教学已经屡见不鲜。

下一步,南安还将结合“培训—实践—竞赛”成长模式,开展“AI+教学”专项研修,邀请专家、骨干教师进行授课,重点提升教师运用AI进行课堂诊断、个性化辅导的能力。南安将通过AI助手减轻教师负担,构建技术服务教育、人文滋养成长的智慧生态。同时,南安还将通过“5G+专递课堂”等形式,让农村学生也能接触到特色课程,实现课程资源城乡共享。

从智能教室到分层课程,从师资培训到城乡共享,南安以系统化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正为未来人才培养注入全新动能。

一审:尤逸群 | 二审:苏敬元 | 三审:林培元刚刚!南安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紧急预警!明日,南安全市有大雨、暴雨、大暴雨!台风“杨柳”正在靠近!预计明日登陆!暴雨、大暴雨要来了……南安召开全市防汛防台风部署调度工作会重大调整!事关个人存取款免费观影!本周放映《我和我的父辈》《鸡毛信》!微信上线新功能!大雨!暴雨!泉州启动海上防台风Ⅲ级响应最强可达15级!台风“杨柳”,13日起将影响南安!速看!南安最新食品、药品物价表来了→点亮转发分享更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