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的高智商情妇:是伏尔泰一生挚爱,最后却给士兵生孩子!

发布时间:2025-08-12 19:30  浏览量:2

1740年的一个夜晚,在洛林的城堡里,伏尔泰放下羽毛笔,转头看向那个正对着壁炉计算积分的女人。她披着天鹅绒睡袍,金发微乱,却神情专注。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是能让伏尔泰低头认错、为她写诗、又为她嫉妒得抓狂的高智商情妇。她就是夏特莱侯爵夫人,全名加布里埃尔·埃米莉·勒托内利埃·德·布勒特伊,是一位贵族女性,同时又是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埃米莉·杜·夏特莱于1706年12月17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路易·尼古拉·勒托内利埃·德·布勒特伊,属于小贵族阶层。尼古拉在认识到女儿早年的聪慧后,在她10岁时安排丰特奈尔来访并与她谈论天文学。她的母亲不仅赞成杜·夏特莱的早期教育,而且实际上鼓励她大胆质疑既定事实。在那个时代和地位的父母中,这样的鼓励都是罕见的。夏特莱还喜欢跳舞,能演奏大键琴,演唱歌剧,并且是业余演员。

1725年6月12日,她嫁给了弗洛朗-克洛德·杜·夏特莱-洛蒙侯爵。像许多贵族婚姻一样,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作为结婚礼物,她的丈夫被其父亲任命为勃艮第地区的总督。当时杜·夏特莱18岁,她的丈夫34岁。在生下三个孩子后,夏特莱侯爵夫人认为自己的婚姻责任已完成,并与丈夫达成协议,分居生活但仍维持一个家庭。

1733年,26岁的杜·夏特莱恢复了她的数学研究,还设法聘请了法国一些最优秀的导师和学者来指导她的数学学习。有一次在格拉多咖啡馆——一个男性经常聚集进行知识讨论的地方——她试图加入其中一位老师的讨论时被礼貌地请了出去。她没有气馁,在让人为她制作了男装后,她再次返回并进入了咖啡馆。

杜·夏特莱撰写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和哲学著作,包括一篇关于火的性质的论文(该论文由巴黎皇家科学院出版),以及她的巨著《物理学原理》,该书也被翻译成德文和意大利文。除了原创作品,杜·夏特莱还翻译了伯纳德·曼德维尔和艾萨克·牛顿等作者的主要著作,这些译本颇具影响力。

1733年杜·夏特莱和伏尔泰相遇时,她的人生已翻开新篇章。她的丈夫总是外出执行军事任务,而贵族女性积极参与育儿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伏尔泰也处境不佳。不久之后,有朋友介绍他们认识。伏尔泰住在巴黎的一个贫民区,当杜·夏特莱和他们的两位朋友到来时,他连招待他们的食物都没有。尽管伏尔泰今天很出名,但当时他被认为属于一个与杜·夏特莱不相配的阶层——即使作为情人也是如此。

夏特莱向来打破常规,她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几位朋友骑马去了城外的一家小旅馆,在那里他们喝了太多酒,在烛光下吃了白汁烩鸡。两人立刻就被对方迷住了。伏尔泰开玩笑地写信给一位朋友: “我向你发誓,她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为了和她在一起,我必须谈论形而上学才能压她一头,但我宁愿谈性。”

夏特莱的丈夫总是不在家,还有什么比伏尔泰和她住在一起更好的呢?他们并没有欺骗侯爵。他不仅知道他们的恋情,还默许了。他们搬到巴黎以东150英里处一座破败、鲜有人使用的城堡。后来伏尔泰因写了一本嘲讽法国的书而被当局追捕。最后夏特莱直接让伏尔泰住进了自己在洛林的别墅。

在他们在一起的大多数岁月里,他们的恋情不仅在智力上激烈,在情欲上也同样炽热。无视巴黎的流言蜚语,杜·夏特莱会在公开场合抓住伏尔泰,热情地亲吻他。私下里,他们会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几个小时——无论是否有客人。

伏尔泰和杜·夏特莱分享着对科学的热情,进行了科学合作。他们在杜·夏特莱位于洛林的家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在一场良性的竞争中,他们都参加了1738年巴黎科学院关于火的性质的征文比赛,因为杜·夏特莱不同意伏尔泰的文章观点。尽管两人都未获奖,但他们的文章都获得了荣誉提名并被出版。她因此成为第一位在科学院发表科学论文的女性。

虽然伏尔泰是杜·夏特莱一生的挚爱,但他既不是她的第一个情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共享多年幸福之后,这对情侣开始争吵,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他们当初相爱时的浓烈。仆人和访客会听到他们争吵到天亮。杜·夏特莱对伏尔泰秘密进行的反政府活动感到不满。伏尔泰则开始心猿意马。伏尔泰开始与他年轻得多的侄女玛丽·路易丝交往。

杜·夏特莱没有心情回到他身边。在经历了长期的抑郁之后,她爱上了一个比她年轻许多的英俊男子——诗人兼士兵让-弗朗索瓦·德·圣朗贝尔。44岁时,她还怀上了他的孩子,但圣朗贝尔对当父亲毫无兴趣。他很快就离开了小镇,不再回复她日益绝望的信件。

幸运的是,夏特莱的丈夫和情人伏尔泰,在她最后分娩的前期都一直陪着她。夏特莱有死亡的预感,她没有休息,而是给自己安排了残酷的工作日程。伏尔泰试图安慰她,但她不听。她从早到晚地工作,翻译牛顿的《原理》。在生下女儿一周后,她死于感染。她的新生儿几天后也夭折了。伏尔泰伤心的说:“我失去了一半的自己——一个我的灵魂为之而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