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耕耘·渔乐中国|《中国钓鱼》, 我的良师益友
发布时间:2025-08-12 19:30 浏览量:1
1984年在体委的一个小院里《中国钓鱼》杂志创刊,从那天起钓鱼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家园。今年,《中国钓鱼》已经41岁了,四十而不惑,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初心不改。我们最要感谢那一批批追随我们、支持我们的钓友朋友,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今天的《中国钓鱼》。从去年开始,我刊开始连载:“我与《中国钓鱼》四十年的故事”。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这个系列的文章,欢迎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支持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中国钓鱼》的朋友们,感恩遇见!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垂钓已经26年,几乎是同时与《中国钓鱼》杂志结识,而订阅《中国钓鱼》已经十年出头。这三个时间节点虽然是短瞬之时,但留给我的记忆是漫长的,因为彼此间有太多的往事,值得我回忆。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然而在垂钓实践中,我觉得也要认真研读这三本书。
一是读“有字之书”。初入垂钓之门者,事先做些功课,找些高手所写垂钓入门之谈类的书刊拜读,然后先是照本宣科,后有了一定感悟之后,又读些垂钓竞技类的文章。
随着垂钓实践的多次深入,慢慢从学会绑钩、拴线、投竿、调漂、上饵、观漂、刺鱼、抄鱼、摘鱼和入护开始,踏入垂钓的殿堂。于是,我就去市图书馆阅读《中国钓鱼》杂志,是杂志里面的内容教给了我这些入门的知识。
在这个阶段,有字之书的这些书刊,是初涉者的忠实老师。“师者,授道也”,我们每个垂钓者,无论以后成为何级高手或大师,都不会、也不该忘却这有字之书带给我们的知识。
当然,师傅手把手的经验传授,亦可作为有字之书的补充,不同的是,其中还包涵着这些师傅们付之实践的思考。于是我同单位的杨松林师傅,成了我垂钓实践的现场师傅,他手把手教我从观漂到起鱼的全套操作要领。
二是读“无字之书”。无字之书,谓之探寻实践也。有了“怎样钓”的启蒙,还要有“如何钓”的探觅。一个人要获得某项技能,光是啃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沉浸到实战中去,通过摸索和思考,解其垂钓之奥秘。
垂钓人都有体会,哪天你要出门钓鱼,还得事先知道天况、气温、风向风力,渔场水情鱼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垂钓中,还要根据鱼种、泳层、饵料及上钩率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你的战略战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尽管在有字之书中都有论及,但付之成功,主要还是通过垂钓者自身的不断思考积累,才会逐渐丰富。就其读书的难易程度而言,无字之书稍为难读,因为它需要你用心思去读。这就应承了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三是读“心灵之书”。心灵之书,乃思想境界之书也。有了有字之书后的启迪,有了无字之书后的探索,这两者的碰撞结合,就有了我们垂钓的收获,以及对渔获的认知度。
上升到这个高度,我们就要读到这本心灵之书了。在垂钓中,会常出现“空军”现象,鱼护里空空如也。对此,是沮丧、是不快,还是一笑了知、泰然处之,往往可以检测到垂钓者不同的心态。
无论是竞技钓,它是通过赛事增进友谊提高技艺;还是休闲钓,它是经过钓者与鱼的智慧打拼,收获乐趣,增进健康愉悦心情。尽管功用不同,但殊途同归:实现自我之目标价值。
垂钓者心里明朗,而其中的情操境界,就会得到不断提升。开启并读好这本心灵之书,则更难,因为它需要我们一辈子克服狭獈和自私的杂念,放大胸怀去面对垂钓、面对人生。
此时此刻,我再次感受到的是《中国钓鱼》汇聚了大江南北的各地钓友,以杂志为平台,给了我们许多经历的感受共享,使我们有了读无字之书的引路,有了看无字之书的入门,更有了开心灵之书的勇气,在垂钓中,我们收获一份提高、一份乐趣和一份启迪。在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贵刋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收获了共享的乐趣。
转眼十年过去了,但这份杂志仍是我每年自费订单中的首位。我们的刊物,亦在不断地成长。
记得当我打开2016年第9期的《中国钓鱼》,就被它扉页上卷首语一文醒目的标题:“一如既往地贴近广大读者”的字样吸引眼球,心中自然涌起一股暖意。
当知道贵刊从2017年起将全新改版、全彩印刷这信息时,又为贵刊及时想读者之想的举措,激起欣然之意并点赞。当时在兴奋之中,浏览了试刊,并对照了此前的版本。觉得至少有以下诸新:
一是标题字色新。正文标题字色改过去的“全黑”略显严肃的做法,而给予色彩斑澜的字色,极显变化且富有活力。这不仅给读者带去变化的视角,更从内涵上给予垂钓这项极具生命力的运动,增添了无限活力。
二是图片新。首先是内容,比以往更贴近文字内容,而且多选自河畔湖边,没有“拉郎配”的感觉,更显图文并茂;再是图色。改版后采用全彩图片,比以往的黑白片更具动感、更赏心悦目。
过去只在专题报道或特别策划栏用彩照,而改版后所有文字配图均采用彩图,客观上彰显了“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增加了亲切感,使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三是角标新(就是每页下角上刊名的标志条)。千万别忽视它的作用,它不仅与每页的上角图标遥相呼应,而且有装帧美的效果。
过去只在有彩图页上用彩角标,现在是与每页彩印一一对应。可见编者的匠心所在。贵刊的贴近读者的应诺,真可谓见微知著啊。
又一个转眼而过,改版也已经7年了,今天的刊物,更是与时俱进了。在《中国钓鱼》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更加要以园丁之心,共同呵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刊物:
首先继续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刊物。要自始自终地支持刊物,及时订阅、及时阅传,使刊物在更大范围内成为钓友和读者的知心朋友。
其次作为读者,要继续经常向刊物反映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周边读者的金玉良言,使编者汲取更多来自基层生活的营养,使刊物的质量,更加锦上添花。再者作为作者,要继续努力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在提升垂钓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多写稿、写好稿。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期待《中国钓鱼》在今后的征途中,在凝聚广大读者和钓友、发展我国垂钓运动中,发挥更具特色的促进推动之作用!■
#互动话题
你有什么话想对《中国钓鱼》说的
欢迎留言区一起来聊一聊
文/卢炳根 图/徐曙光
广告
编辑部电话:010-67158577
商务合作、投稿邮箱:zgdy@vip.sina.com
发行电话:010-671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