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 程微:生命之重,重在坚守

发布时间:2025-08-12 18:45  浏览量:2

我叫程微,一名从医16年的麻醉人。最初的开始,并没有对这个专业有更多的认识,只有对“白衣执甲”的憧憬和想象着未来救死扶伤的场景。直到进入临床实习的第一天,老师带着我进行一位老年患者的全身麻醉,当麻醉药缓缓进入病人体内,我手握的呼吸囊从规律的起伏到呼吸慢慢消失,老师郑重地说:“做为一名麻醉医生,你现在捏住的呼吸囊就是病人的生命”。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我心里,泛起的涟漪至今未平。

手术间的门开了又关,十六年倏忽而过。当患者攥着衣角的手、反复问“会不会疼”的眼神,才懂评估单上的“ASA分级”远不如那句“我守着你”有分量。遇过度紧张的产妇,鼓励和安抚,快速的麻醉实施,她微笑告知“感觉又活过来了”,是信任最软的形状。监护仪的波形是生命的呼吸,精准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把每个波动都当成生命在说话。术后听到那句“不疼”“做了个好梦”,比看到任何正常指标都踏实。这一路最珍贵的,是把麻醉酿成患者能感知的温度。

程薇(右一)

温度,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我始终以精进麻醉技术为执念。曾赴广州医科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又多次到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附属医院深造,在不同平台汲取经验。专业路上屡有收获:全省科创大赛获二等奖,贵州省科普视频大赛麻醉视频获优秀奖,全市技能比赛斩获团体及个人一等奖;更主导开展两项新技术、新项目,让前沿理念落地临床。做为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ERAS成员,聚焦围术期优化,多学科协作,减轻应激,加速患者康复,让其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术期,也是我一直在践行的使命。

工作中

手术灯依旧明亮,监护仪的滴答声还是那么清脆。我知道,只要呼吸囊还在掌心起伏,这份坚守就永远不会落幕。因为生命之重,重在坚守。坚守,是我最初也是终生的选择。

供稿: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程微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