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别做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20:28  浏览量:1

前几天刚开学就接到了导员在群里的通知,新学期的技能大赛已经出来了,项目和之前一样,大家自愿报名。

看到消息之后我立马坐直了身子,心里犹豫着要不要报名,这不仅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丰富简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机会。

看着距离截止时间越来越近,我忍不住给室友彤彤发去了消息,“技能大赛你要报名吗?”

对方很快回复道,“对,我已经把报名表交上去了,你之前不是也很想参加吗,正好抓住这次机会。”

“可是我们下学期要考编哎,如果报名的话我担心精力不够用,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可彤彤却直接反驳道,“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与其怀疑自己不如主动出击,越想问题越多。”

我抱着手机反复纠结,心里想了无数种可能,最终也没能把报名表交上去,看着彤彤每天早出晚归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自己好像总是这样。

上学的时候,明明也想竞争班委,却一味担心自己内向的性格最后错失良机;

朋友邀请我一起付费搞副业,我怕自己失败亏本,以学业为重拒绝了;

前不久的实习,大家为了能够进大厂纷纷报名面试,我却觉得到哪里实习都一样,放弃了这次主动“出丑”的机会。

好像每一次的十字路口,都有我徘徊的身影,我以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殊不知只是恐惧失败的“遮羞布”罢了。

想到这,我如鲠在喉,自己之前所有的掩饰在这一刻全部化作一个个巴掌落在脸上,我总是将“三思而后行,正确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奉为圭臬,却忘了生活本就是一个见招拆招的过程,不是所有事情都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准备。

与其辗转反侧,倒不如大胆向前,想做什么就去做,一时的冲动也没关系,总需要迈出那勇敢的一步,才会有开始的机会。

从那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的调整自己。

我给自己一口气报名了英语写作竞赛和教师资格证考试,期间还要刷六级试题,以前的我肯定会疯狂纠结,但现在我完全不考虑这么多,反正报名了,那就挤时间学呗。

那段时间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每天高强度的学习,娱乐软件几乎没有被打开的机会,我开始被迫自律,被迫做起了学习规划,最终虽然竞赛只得了三等奖,但其余两个考试竟奇迹般的通过了,可如果是以前的我,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自然也就无法得知自己也可以激发出如此大的潜力。

我们总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自己一个准备的机会,大胆点,相信自己的能力,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每个人都会有无数种可能性,只要动起来,就已经赢了很多人了。

很多时候,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之后才能变得很厉害。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喜欢了很久的小说作者,基本上一有时间我就会蹲她的直间,有天晚上她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大概内容就是最近收到了不少私信,“姐姐怎么投稿啊”“姐姐怎么写小说啊”“为什么我的小说一直不能签约啊”“我的文笔太稚嫩了怎么办”等等一系列问题

当时作者念了几条私信之后,抬起头就笑了,

“大家真的太有意思了,不要把我捧得这么高,难道我是一出生就会写小说吗,那为什么现在我‘会’呢,是因为我经历了无数个‘不会’啊,小说的种类那么多,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你不去写,不去碰壁,怎么可能‘会’呢?

只要是写作,真理只有一个,先写再改,不行就删,菜就多练,不要把爱好当成才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大多数时候,我们接触一个新事物,大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新奇中带着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可能都会下意识停下来想一想,或者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但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如果你不亲自动手去做,不亲身去感受,光靠想是永远就不会进步的,只有真正做了之后,我们才会知道接下来怎么做。

就像文章开头我提到的技能大赛一样,因为害怕自己不能一心二用,害怕失败,所以我失去了“做”的机会,可现在每每看到室友准备的样子,我还是会控制不住的分心幻想,

如果我当初也报名了,会不会也有希望拿奖。

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反而正是因为失败的存在,我们才会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会知道接下来怎么去改变,才会有机会去进步。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想,都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只要开始行动,就算成功了一半,不管屏幕前的你现在想要做什么,都先让自己上车,再调整姿势,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