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闷声发财到利润承压,路虎家也没有余粮了?

发布时间:2025-08-12 20:37  浏览量:2


在“赚钱”这条赛道上,如今豪华车企普遍都在面临着“止损”的严峻课题。对于捷豹路虎来说,尽管并未完全处在风暴中央,但为长远打算,“未雨绸缪”已经成为了这家车企的核心战略任务。

最新的财务数据便清楚且直观地传递出了捷豹路虎的优势地位的一面,以及不容小觑的挑战。

根据其近日公布的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2025年4-6月公司营收达到66亿英镑,同比上一财年下降9.2%。另外税前利润为3.51亿英镑,低于去年同期的6.93亿英镑,同比下降约49%。税后利润为2.48亿英镑,同样低于去年同期的5.02亿英镑,同比下降约51%。

而销售数据则与财报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一季度批发量为87286辆(不包含奇瑞捷豹路虎中国合资公司),同比下降10.7%,其中路虎揽胜、路虎揽胜运动版、以及卫士车型总体共占一季度批发量的77.2%,依旧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

对此,捷豹路虎(JLR)CEO Adrian Mardell表示,“在充满挑战的全球经济条件下,我们仍连续11个季度盈利”。虽然事实如此,但陡然下滑的批发量和收入已然揭示了过去这段时间公司所遭遇的困局——受关税影响,即使捷豹路虎手握数款高利润车型,也无法独善其身。

此外,在追求电动化转型和健康财务指标的双重压力下,捷豹路虎的平衡能力将接受进一步的考验。

关税制衡,“大哥”也难独善其身

事实上,如果没有特朗普挥下关税大棒的戏剧转折,捷豹路虎2026财年的开局不会是这样的表现。

提起捷豹路虎,似乎是“网上没赢过”的典型,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却很少有输牌的时候,一直在“闷声发大财”。尤其是在揽胜、卫士这种原装进口车型所处的细分市场中,捷豹路虎的地位相当稳固,比如中国市场100万以上、150万以上的SUV排行榜的头榜位置,都是捷豹路虎的舒适圈,加上较强的品牌和产品溢价,长期以来为公司贡献着不菲的利润收入。

但事与愿违,美国作为占据捷豹路虎全球四分之一销量的重要单一市场,被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打乱了既定的节奏。今年4月,特朗普在原本2.5%的关税基础上向英国及欧盟对美出口车辆加征25%的关税,由此复合税率高达27.5%,这让捷豹路虎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所以从4月7日开始的一个月内暂停了对美国出口整车,以此应对突发影响。

也就是说,在捷豹路虎2026财年一季度的三个月中,其中有一个月时间捷豹路虎在美国销售的都是库存车,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市场销售形成压制。此外,5月7日开始恢复对美出口后,首批重启发运车辆大概要经过21天时间才能抵达美国市场,算下来其实美国市场在长达接近两个月时间内都没有按照正常的销售节奏运行,这对销量以及收入的冲击无疑是肉眼可见的。

捷豹路虎在财报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美国的贸易关税对该期间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产生了直接且重大的影响”。

但好在,5月8日捷豹路虎便迎来了一项新的英美贸易协议,该协议同意将英国对美汽车出口关税从27.5%降至10%,已于6月正式生效。紧接着7月27日,美国对欧盟出口至美的关税政策也有调整,从27.5%降至15%,这两项代表着积极和缓和意味的政策,大概会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有所体现。

但是,这并不代表捷豹路虎接下来会在美国市场真正峰回路转。一方面,特朗普掌权下的美国政府对关税的态度充满不确定性,短暂的贸易缓和无法形成长期保障。另一方面,捷豹路虎并未在美国设立工厂,据了解未来也没有在美国生产的计划,所以相比于其他跨国车企来说,捷豹路虎在全球贸易波动中会显得更加被动。

这还不是捷豹路虎面临的唯一挑战,电动化转型带来的产品空档,和中国合资板块的疲软,正在持续为捷豹路虎“27财年和28财年同比改善”的目标上强度,而对于26财年指引,捷豹路虎选择保持不变——息税前利润率下调至5%-7%,自由现金流接近于零。

这说明,公司已经对本财年即将发生的各项支出做好了充分资金准备,接下来的任务仍极具挑战。

财务高管接棒,捷豹路虎破局靠谱?

“展望未来,我们仍然专注于实施我们的重新构想战略,包括本财年投资38亿英镑来支持我们下一代汽车的开发,包括我们令人惊叹的新型电动路虎揽胜和捷豹车型。”捷豹路虎CEO Adrian Mardell在财报中表明了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根据财报中信息显示,目前揽胜电动车型等待名单已经超过6.5万辆,且此前媒体试驾过揽胜电动原型车后都给出了高度评价。电版揽胜意向用户的持续增加,以及专业人士给出的五星好评,似乎意味着路虎的电动化转型进程十分乐观。

但现实可能比想象中残酷,目前来看,揽胜所属的豪华越野SUV细分领域暂时还未出现过成功的先例。比如电动奔驰G级,自发布以来销量远不及预期,截止今年4月全球销量仅1450辆,而传统燃油版同期销量几乎是电版的7倍,多达9700辆。

揽胜作为奔驰G级的直接竞品,并不排除也会陷入相似的境遇,所以路虎需要在基于电动化转型的大目标下灵活采取一种更加稳妥的方案。事实上,路虎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今年7月据外媒披露,电版揽胜将推迟发布时间,交付也会延长到2026年,而非此前计划的2025年末。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纯电揽胜第一次推迟发布时间了。

被推迟发布的不止纯电版揽胜,还有捷豹的重磅电动车型Type 00也延长到2026年8月发布,第二款电动车更要到后年才会面世。此前,为快速实现捷豹全面电动化的目标,在2024年-2025年间已经陆续停产了多款燃油车型,导致在Type 00到来之前捷豹将面临长期的产品断档,不仅拖累了本季度的财务表现,在下一季度还将形成不利影响。

对传统豪华车企来说,转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捷豹路虎固然对电动化保持坚定的态度,但困难依旧客观存在,尤其在新能源渗透率已接近50%中国市场,也是捷豹路虎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本该作为转型先锋的合资公司奇瑞捷豹路虎却仍在制造亏损。

尽管此前捷豹路虎决定用奇瑞新能源平台复活神行者,试图创造新的中国机遇,但在白热化的竞争语境下,神行者这款车型能否成为捷豹路虎在华成功转型的胜负手仍然是个未知数。

总体来看,2025-2026年对捷豹路虎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阶段,正因如此,捷豹路虎新任CEO的任命也显得耐人寻味——今年11月,塔塔汽车现任CFO P·B·Balaji将正式接替Adrian Mardell成为新的掌舵者。

据了解,P·B·Balaji在塔塔汽车工作期间,曾成功减少集团超过35000亿印度卢比的债务,并成功改善了自由现金流,财务能力突出。

对捷豹路虎而言,当前的关税影响和转型压力,都在向公司的盈利能力发起挑战,P·B·Balaji能不能成为那个帮助捷豹路虎“未雨绸缪”的关键先生,是另一个值得期待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