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竹伴成长”暑托班第二期DAY7!
发布时间:2025-08-12 19:59 浏览量:2
“七彩假期·竹伴成长”
暑托班第二期DAY7!
惠风和畅暑气消,
童声阵阵乐淘淘。
“七彩假期·竹伴成长”
公益托管班第二期第七天,
不妨顺着我们的脚步,
一同捕捉教室里的美好片段吧!
学习时光
绿色新动力,能源智科普
大学生志愿者邱旭靖带来的新能源知识科普课,带领孩子们踏入“阳光、风力、生物质能”编织的奇妙世界,为探索绿色未来按下“启动键”。课程开篇,邱旭靖以“什么是新能源?”打开了孩子们对新能源的认知大门。随后,在“如何使用新能源?”环节,邱旭靖聚焦生活:太阳能路灯照亮夜晚、新能源汽车驰骋道路、生物质能供热温暖家庭……他列举身边案例,引导孩子们发现新能源早已融入日常。谈及“新能源的优势与挑战”,邱旭靖告诉孩子们:新能源虽然清洁环保,但也受自然条件、技术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希望他们成为“绿色小卫士”,守护地球,也探索更多能源奥秘。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邱旭靖上课
图为活力课堂现场
棋盘藏乾坤,落子悟谋略
大学生志愿者张一帆带来的中国象棋基础课,带领孩子们踏入楚河汉界的奇妙世界,于棋盘方寸间,开启一场思维与文化交融的启智之旅。在“认识象棋世界” 环节,通过播放中国象棋动画宣传片,用生动影像勾勒象棋轮廓。在“下棋小规则”板块,他着重强调落子无悔的诚信、观棋不语的尊重,以及胜负面前的从容。他说:“象棋不只是技巧博弈,更是品德修炼场,这些规则,能让我们成为更合格的‘小棋手’!”孩子们认真聆听,将棋德与棋规一同铭记,明白象棋里藏着的“为人之道”。“趣味小练习”则把课堂推向高潮。张一帆设置简单残局、对弈挑战,鼓励孩子们组队“实战”。棋盘前,小棋手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兴奋落子,在“吃子”与“保帅”间权衡,把所学规则化为实战策略。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张一帆上课
图为孩子们象棋对弈
指尖传心意,无声胜有声
大学生志愿者李佳丽带来的手语课成为了孩子们探索“无声交流”世界的奇妙窗口。课程开场,通过借助一段包含手语翻译的新闻视频,直观展现手语在聋哑人群体交流中的作用,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基础教学环节,她从简单人称手语入手,从“你、我、他”再到 “爸爸、妈妈” 等亲属称谓,她一边缓慢示范手势动作,讲解动作规范与表意逻辑,一边鼓励孩子们模仿练习。课堂里,一只只小手认真比划,从生涩到熟练,逐渐掌握这些基础手语 “词汇”,搭建起与听障群体沟通的初步桥梁。为让学习更有趣,李佳丽设计 “看图猜动物” 互动环节。展示兔子、猴子、猪等动物的手语图示与对应形象,让孩子们通过手语动作猜动物,既巩固所学,又增添趣味。孩子们积极参与,在比划与猜测中,感受手语 “表情达意” 的奇妙,课堂氛围热闹又温馨。最后,李佳丽还引导孩子们思考手语背后的意义——它是听障群体融入社会的“语言拐杖”,学会手语,能为无声世界的人们送去理解与关怀。这堂手语课,从认识手语到实践运用,从单纯学习手势到理解背后的人文温度,每一步都让孩子们收获成长。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李佳丽上课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乐声入心怀,雅韵共品鉴
大学生志愿者高玉叶带来的音乐鉴赏课,为孩子们编织了一场关于“童真里音符魔法”的奇妙旅程。课程伊始,高玉叶以“音乐的奇妙世界”为引,用生动语言阐释音乐定义 ——这门由旋律、节奏、和声编织的声音魔法,能传递情绪、引发共鸣。深入讲解环节,高玉叶聚焦 “音乐的元素”,拆解旋律与节奏的独特魅力。她剖析旋律如故事脉络,欢快、悲伤、激昂等不同走向,能牵引听众情绪;节奏似隐形指挥,通过强弱、快慢组合,赋予音乐灵动 “律动感”。课堂互动中,她鼓励孩子们分享生活里与音乐的联结——清晨唤醒的闹钟旋律、课间广播的校园歌曲,甚至游戏音效,都成为 “音乐与生活交融” 的生动注脚。当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眼中仍闪着对音乐探索的热忱。从认知音乐本质到感受艺术魅力,每一步探索都在孩子们心底播下热爱的种子。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高玉叶上课
赛场展活力,协作铸佳绩
大学生志愿者何依依带来的排球理论课,带着孩子们叩响排球运动的奇妙大门。何依依通过“排球初印象”环节迅速点燃孩子们的热情。进入“排球小知识”板块,她从排球起源讲起,像讲故事般把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在“排球技术动作” 教学时,她一边讲解手臂姿势、发力点,一边鼓励孩子们想象实践场景。“排球小裁判” 互动环节中,她给出模拟比赛场景,让孩子们运用所学规则判断 “得分、犯规”。课程尾声,她告诉孩子们:“希望大家记住今天的知识,未来无论是打排球,还是面对生活挑战,都能带着这份热情与协作力,勇敢向前!”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何依依上课
心灵常呵护,健康伴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吕伊淋带来的心理健康科普课照亮孩子们认识心理健康的探索之路,为纯真心灵筑牢“阳光防线”。
吕伊淋先以“什么是健康” 发起提问,打破孩子们对“健康=不生病”的固有认知。“什么是心理健康” 板块,吕伊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心理健康的模样: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能正确认识自己、友好与他人相处…… 她穿插趣味小测试,让孩子们自查心理状态,在轻松互动里,帮助大家理解“心理健康是心灵的‘健康体检’”。谈及“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吕伊淋分享了校园里的真实小故事——考试焦虑时的紧张、和同学闹矛盾的委屈、自我否定的迷茫……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场景,瞬间引发共鸣。在“保持阳光心态”环节,吕伊淋化身“心灵魔法师”,传授调节情绪的小妙招:深呼吸“吹走” 焦虑、写日记“倾诉” 烦恼、找朋友“分享” 快乐…… 她带着孩子们现场练习,教大家用积极自我暗示重塑心态,课堂里,一次次深呼吸、一句句“我能行”,传递着拥抱阳光心理的力量。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吕伊淋上课
图为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
- 上一篇:认清小人 远离灾祸
- 下一篇:硬刚资本后,年近50岁的她,归来仍是新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