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卫星店”成邕城餐饮业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8-12 20:37 浏览量:2
依托品牌供应链、无堂食、专攻外卖——一种名为“外卖卫星店”的创新模式正在南宁餐饮界悄然兴起。凭借“新鲜现炒”“流程透明”和“品牌背书”的标签,这种轻量化运营的“外卖卫星店”迅速成为年轻人点餐的新宠,越来越多大牌餐饮企业也挤进这一赛道。那么,它与传统外卖小店有何不同?
点餐高峰期,“外卖卫星店”服务员在打包外卖。记者 卢丽婷 摄
全新模式
品牌餐饮小店专营外卖
外卖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外卖用户达6亿人,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平均每天外卖消费33亿元。而这些海量外卖大约三成出自无堂食经营店。
无堂食外卖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方式接收订单,不具备提供现场就餐服务条件,将食品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的餐饮经营模式。这类店铺虽灵活便捷、价格实惠,但有不少设在城市隐秘角落,在监管上存在“盲区”,其卫生安全状况令消费者担忧。“工作忙,只能点外卖。方便是方便,但平台上商家图片少,真假难辨,总担心卫生问题。”资深外卖用户小陈的疑虑,道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
“外卖卫星店”应运而生。近期,有平台率先推出这一全新模式:品牌餐饮企业在核心门店的辐射范围外(如写字楼、住宅区底商),开设面积小巧、成本较低的“外卖卫星店”。这些品牌外卖店环绕核心门店铺设展开,如同卫星环绕一般,共享核心门店的背后支撑。
“外卖卫星店”也属于无堂食外卖,但与一般外卖不同,其与品牌堂食门店共享同一供应链体系,并采用统一的厨房人员考核、轮岗培训机制以及出餐标准。还有部分品牌“外卖卫星店”配备了“明厨亮灶”后厨直播,让出餐透明化。
实地探访
按门店标准采购出餐
在南宁,不少连锁品牌加入开设“外卖卫星店”赛道。
近日,记者来到品牌连锁餐饮店旺湘老长纱的一家“外卖卫星店”。该店面小巧紧凑,醒目标注“新鲜现炒”“品牌核心”等字样,店内清晰展示营业执照及外卖制作、装盒标准。
“外卖卫星店”店面。记者 卢丽婷 摄
“下个单子是什么菜品?”“这个单子的菜品炒好了,可以打包。”……正值午间用餐高峰,店内一派繁忙景象:厨师穿戴整齐,在灶台前专注翻炒辣椒炒肉等菜品;服务员则高效地打包分装。店门口整齐码放着刚出炉的餐食,外卖骑手陆续前来取餐。“相比传统的外卖店,餐饮品牌开设‘外卖卫星店’,应该更能保证餐食卫生健康,吃得也放心。”顾客小姜说。
“我们的‘外卖卫星店’主要服务周边上班族,因此选址多在写字楼附近,强调厨房透明化。”旺湘老长纱创始人吴卫华介绍,“无论堂食还是外卖,食材统一采购、现点现炒。‘外卖卫星店’厨师来自主店,最大限度保障外卖品质。”在吴卫华看来,布局“外卖卫星店”既能拓展市场、多元化经营,也能更灵活地调配员工工作量,优化运营效率。
专家表示
模式值得提倡推广
“南宁上班族平日点外卖居多,周末才倾向堂食聚餐。开设‘外卖卫星店’正好弥补主店工作日的客流落差,让更多人在工作日也能吃到我们的新鲜菜品。”吴卫华表示,品牌正在尝试依托各大社交平台,展现“外卖卫星店”店内环境与运营情况,还将在“外卖卫星店”尝试“明厨亮灶”后厨直播,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南宁餐饮行业协会经营委员会主席吴培雄对此模式给予肯定:“品牌餐饮企业主动适应新消费需求,布局多点位的‘外卖卫星店’是积极创新举措。”他指出,当前部分餐饮企业面临“痛点”,或堂食体量过剩,或工作日客流量不足。“对于堂食能力富余的企业,‘外卖卫星店’作为新型销售点,可形成规模效应,增加顾客选项。对于工作日客流不稳的企业,‘外卖卫星店’能稳定员工工作量、提升销量,从而降本增效。”
吴培雄特别强调品牌企业在食品安全和管理上的优势:“品牌店拥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可溯源的食材采购链,规范性更强。相比零散小店,其开设的‘外卖卫星店’能显著减少食品安全隐患。这种模式值得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