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其优势是其他所有学科老师所不可比拟的。但我一直坚持认为体育老师虽没有班主任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学生在紧张的学科学习之际,自然而然会在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独生子女过分的自我,总是一味想着绝对的自由,不肯吃苦,责任感缺失等弊端一定会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只要能更好的观察、了解和帮助他们,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定有着很大的帮助。一、以小见大,引导学生正视挫折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一个男孩,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当今的孩子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过分的呵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会不知所措,长期的回避或忽视习惯行为就会导致社会上所谓的“独生子女综合症”,尤其是在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和性格逐渐定型阶段,不好好引导问题尤为严重。

一次在初一班的体育课上做游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接力比赛,顾同学每次比赛失利后都不能正确面对,不能客观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是一味的推诱责任,主观的责怪赛制或对方人员大,速度就快、或他们不遵守规则、或这个游戏我们组不行要换一种游戏方法等等。开始时我总是耐心解释,可是一而再地出现类似情况,而且他的言行导致组员也附和,起哄,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而该生似乎达到了他的目的,表现得更为严重,至此我感到继续按照教学准备授课或许效果不好了,就按照那位学生的提议作出调整,在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情况下重新比赛,结果那组还是输多赢少,于是请全班学生寻找输掉比赛的原因一致认为是大家不够团结,思想和行为不统一。最后我就做了如下总结首先比赛也好,活动也好,肯定会在公平规则下开展,其次,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享受的是愉悦的过程,追求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家看大型比赛,如奥运大赛,赛场上是对手,赛后就是朋友,不管输赢都会相互的拥抱和握手。更何况我们是一个班集体,不能因为一次游戏比赛而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老师在分组时只能按照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分组,只能做到相对公平,不可能分得各组实力完全一样。但作为学生,尤其是男生,我们要心胸宽广,胸襟豁达,面对输赢或失败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勇于承担责任客观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坚强,才会胸怀世界,有担当,有作为,才能争取到新的胜利。经过这次集体思想的碰撞,我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而且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当然,在以的教学中,对于顾同学我也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用暗示和微笑提醒和帮助他,现在,他不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能制止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
二、见缝插针,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作风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做不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同时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体育教学活动往往涉及到学生搬运器材,一般老师总是随便叫上几个学生或有体育委员负责安排搬运器材,收发器材不是什么复杂工作,但由于学生往往不能做到自觉主动做好这项工作,随便一扔,一摆就了事,搞得器材室一片狼藉,器材的损坏率也很高。解决问题关键在开始,当行为形成习惯问题就严重了,解决起来也会很麻烦。于是在学生第一次出现不积极收还器材的情况下,我就把男生暂时留下来进行单独教育首先让男生理解“男”字的意义,上面是田,下面是力,男人要种田、出力气。现在你们是男生,长大后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收放器材是体力活,特别是有些体育器材比较大,如体操垫、山羊之类的,当然需要男生来完成。其次是给顶“高帽子”,我相信我班男生将来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子汉就应有一种风度,关心、爱护、体贴身边的女同学,重活、累活就要主动干、抢着干,只有这样,我们班的女同学就会从心底感谢你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就会天长地久。同时,我知道我们班的男子汉都是有责任心的。要做就要做好,做得漂亮,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不是我们的做法。最后我就提问大家你们是男子汉吗得到了他们一致而响亮的回答“是。”经过这次教育,以后收放器材就不要我操心了,偶尔有学生把体操垫在地上拖,就会有学生喊“你有没有责任心”我还常在全班表扬男生,帮他们满足一点点虚荣心。偶尔小器材就安排女生收放,美其名曰我们给男生放假一次。好的习惯还要经常巩固,看到其他班级一些不良习惯,借题发挥一下,让他们的自豪感更强一些。

三、见机行事,提高学生恢复自信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说法
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其特点之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下降,其二是特别害怕困难。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在什么都能满足孩子的情况下就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初一班的陈某家庭条件优越,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依靠聪明的脑袋,在小学阶段不认真学习,成绩在班级也名列前茅,上初中后,随着课本内容难度的增加,自身的不认真,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上课随便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体育课随心所欲,责备老师的教学内容他把这一切都归因于学校教育的失败。曾言辞激烈抨击当前学校教育、班主任、任课老师,还要求退学。
通过和班主任沟通,知道该同学特别喜欢篮球,我们决定从体育课人手。第一,把篮球教学内容提前上。尽量请该同学做示范,多让他回答问题,在班级同学面前改变形象,重新获得同学的好感。第二,组织班级篮球赛,交给他来安排,在活动课和体育课上安排时间让他负责篮球训练,给予该生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利用活动来影响他、帮助他。学校组织同年级篮球赛,该同学负责班级篮球队,在比赛中他积极跑动,和同伴互相配合,最终赢得了比赛。通过这次比赛,该生和同学之间关系有所缓解,其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古人言师,授业解惑,我认为这只能体现当今教育工作中的“教”字,而育人是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者最为主要的职责,真如我校之校风要求,首要是会做人,就是要求我们培养有好品德、讲公德的有用人才,然而面对我们的学生,因为独生子女的缘由、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因为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因为网络虚拟生活的诱惑……使得我们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定型之际容易受到伤害、或误人歧途,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不好的性格特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更大的危害。对此,责任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睁开“慧眼”,不断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勤于观察,敏于行动,只有当学生的不良思想的苗头刚刚有所起势,我们就及时扼杀住,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有自信心有责任心和敢于担当的新一代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