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达人,别“吃不了兜着走”

发布时间:2025-08-12 21:20  浏览量:2

有没有一种职业,靠吃吃喝喝就能把钱赚了?真有,那就是探店达人。

隔壁办公室整天苦哈哈熬夜班的老张,听说居然还有此等美事,咬着牙愤愤地说:“凭什么?我也去混吃混喝赚点钱不行吗?”

可能真不行。咱不说隔行如隔山,就光说一点:你会吃吗?

老张不服:吃谁不会?难道还有什么高深的道道?

当然,这是一门学问,搞不懂就吃成“夹生饭”了,开店的、探店的都不高兴,闹得极不愉快。往大了说,会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危害。

举个例子。

某地一家甜品店,有一天钻进来一个“顾客”,吃饱喝足后向店家亮明身份,称自己有粉丝若干,网络影响力不小,不仅要求免单,还要和店家“进一步合作”。

一般而言,免一次单这种要求会得到满足,毕竟做生意都讲究和气生财,谁都不愿意得罪“网红”“达人”之流,但“合作”这事儿就不好说了。真金白银的大投入,可不是什么店都能承受的。

“合作”不成,自然仁义也就不在。店家之后的麻烦事一大堆,最为常见的就是差评,甚至被投诉。

老张说“这是编故事”,不可信。其实,这真不是虚构。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探店达人队伍的壮大,探店背后的乱象丛生,有的打擦边,找个“食材不新鲜”之类的理由在平台上投诉,涉嫌敲竹杠;有的夸大宣传,只要店家积极“配合”,哪怕再难吃的东西,也能被夸成一朵花。在虚假宣传的诱导下,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往往就是冤大头,看起来美味又丰盛的好东西,亲自吃了就大呼上当,完全不是探店达人吹的那个味道……

总之一句话,探店变味了,十分不靠谱。

本来,探店的本质就是生活服务体验,作为一种新职业,是得到“认证”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职业信息中,“生活服务体验员”这一新工种被归到“互联网营销师”名下。

如今,消费者往往面临选择的难题,不知道吃什么、哪家好吃,于是探店达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他们活跃在街头巷尾,替广大食客“打前站”,把体验结果分享给大众,让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多一个参考。

应当肯定,这个“试吃”的行当,为餐饮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总计带来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直接帮助近144万个中小商家生意增长。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一职业在缺乏规则的制约下,有走偏的趋势。一些探店达人探着探着,有些忘乎所以了,自以为掌握了“流量”密码,好坏自己说了算,也是也就滋生了诸多不正常现象,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探店,需回归正轨。有专家就建议,平台应该设立、完善管理规则,建立针对达人的信用评价机制,让消费者对达人探店效果、宣传的真实性等进行评价,从而规范探店达人的行为。

说白了,“吃”也要守规矩、讲吃相,如果违背了职业道德,违反了法律法规,那就要付出代价,吃不了兜着走。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毕群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