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曝光3类“夺命”首饰:长期佩戴或可能会致癌,严重危害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12 21:30  浏览量:1

爱美是天性,首饰因此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日常装饰。

商场、柜台、直间的光鲜外表,总能轻易吸引目光。

可央媒曝光,有3类首饰外表再耀眼,本质却如“慢性毒药”辐射、重金属、化学残留等隐患正悄悄侵蚀健康。

美丽值得追求,但绝不能以生命为代价。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揭开这三类首饰的真相。

能量石,这几年几乎成了养生圈的“网红”。

它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是手串,有的是项链吊坠,还有人会买来当家居摆件。

商家在宣传时往往声称它能“延年益寿”“改善睡眠”“保平安”,甚至夸大到能“招财转运”“化解病灾”。

这种看似古老又神秘的玄学色彩,让很多人心动掏钱。然而事实是,所谓的“能量”,很可能是放射性辐射。

央视曾报道过一起真实案例:一位旅客在海关过安检时,被辐射监测仪器当场“拦截”。

原来,她随身携带的一块能量石,辐射剂量竟高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这意味着,戴着它一天,就相当于做了上百次胸片检查。

经过检测,这块石头含有放射性元素钍-232,这种物质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

长时间接触,不仅会增加癌症风险,还可能对免疫系统、造血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早在2020年,另一位女性旅客因为携带一枚金黄色“深海能量石”而触发海关辐射报警。

这块石头是她母亲托人购买的“护身符”,但事实证明,它同样含有放射性物质。

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还出现了无故流鼻血的症状,令人触目惊心。

更可怕的是,这些石头往往经过打磨抛光,看起来光滑温润,很难让人联想到危险。

能量石的辐射风险,往往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掩盖。

许多人对辐射的认知还停留在X光、核电站等大型场景中,根本想不到佩戴在身上的小小饰品也可能是“隐形炸弹”。

而辐射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一旦积累到一定剂量,身体健康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

因此,消费者在面对所谓的“保健饰品”时,必须提高警惕。

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明能量石具备治病或护身的功效,反而有确凿证据显示部分能量石含有有害物质。

与其用身体去赌运气,不如远离这类商品,让健康远离不必要的风险。

玛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美丽、坚韧和吉祥。

天然玛瑙色泽温润、质感细腻,是许多饰品爱好者的心头好。

然而,天然的高品质玛瑙产量稀少、价格昂贵,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少商家用低廉的石材,通过化学染色加工,制造出颜色鲜艳、看似高档的“玛瑙饰品”

央视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精品玛瑙”在进入市场前,往往只是灰白色、毫不起眼的石片。

工人将它们浸泡在含有化学染料和金属盐的染色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石片会吸收颜色,变成鲜艳的绿色、粉色、紫色等。

为了让颜色更加稳定,工厂还会对其进行高温处理,使染料牢牢渗入石材内部。

这种工艺能让废石“摇身一变”成为价值数百甚至上千元的饰品。

问题在于,这些染色液中普遍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铬、砷、汞、铅等。

尤其是铬,毒性极大,进入人体后会损伤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并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长期佩戴染色玛瑙,汗液和皮脂可能溶解其中的部分重金属,通过皮肤慢慢吸收进入血液,形成隐匿性的“慢性中毒”。

更糟糕的是,这些染色玛瑙几乎无法通过肉眼分辨真假。

即使表面颜色浓艳、透明度高,也不代表它就是天然好料。

有经验的珠宝鉴定师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结构,或用光谱仪检测成分,但普通消费者缺乏这种手段,很容易被“美貌”所欺骗。

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利润,商家用化学手段为石头“整容”,却将健康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看似温润如玉的手镯,可能正释放着有毒物质。

选购玛瑙等玉石类饰品时,最好到有资质的珠宝店购买,并索取权威检测证书,切勿贪图便宜随意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仿真首饰

在饰品市场中,仿真首饰占据着庞大的份额。它们价格低廉、款式多样,深受年轻人和孩子家长的喜爱。

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打扮得更可爱,会买各式各样的仿真项链、手链、发饰,认为既美观又不怕丢失。

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小玩意”,有时却暗藏极大的健康隐患。

仿真首饰的主要材料包括普通金属、合金以及各种塑料。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黑心厂家会使用含有高浓度铅、镉、镍等重金属的劣质原料。

这些金属在佩戴过程中会不断释放微量离子,尤其是在出汗或摩擦的情况下,更容易渗入皮肤。

儿童的皮肤薄嫩、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吸收这些有害物质。

人民日报曾报道,有研究检测市面上的仿真首饰样品,发现部分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甚至超过国际安全标准数十倍。

长期接触这些首饰的孩子,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贫血、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

由于这些症状往往来得隐蔽且缓慢,家长很难察觉到与佩戴首饰之间的关系。

更值得警惕的是,仿真首饰并不仅仅是儿童市场的问题。

很多成年人为了追求时尚,也会购买夸张设计的仿制品,这些首饰同样可能含有大量有毒元素。

长期佩戴不仅损害皮肤,还可能影响内脏健康。

要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最重要的是从源头避免风险。

购买首饰时,尽量选择有检测报告的正规产品,尤其是给儿童佩戴的饰品,应优先选择纯银、纯金或不锈钢等安全材质。

同时,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应定期清洁和更换,减少重金属积累的可能性。

结语

美丽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建立在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之上。

能量石的辐射、染色玛瑙的重金属、仿真首饰的劣质材料,这三类看似无害甚至带来心理慰藉的饰品,实则可能成为慢性健康杀手。

它们的共同点是——风险隐蔽、危害长期、难以察觉。一旦问题暴露,往往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我们在追求外在光彩的同时,更要守住健康的底线。

拒绝虚假宣传、认准权威检测、选择安全材质,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守护。

真正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健康与自信,而不是建立在危险之上的虚假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