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最大矿难纪实:死亡684人,被列为绝密,38年后才被公开!
发布时间:2025-08-12 03:15 浏览量:2
那片地底下,还藏着些什么?
很多年后,有人在老白洞的井下挖着煤,铁锹碰到了硬东西。不是石头,也不是煤块。是人的骨头,早就干了,白花花的,混在黑色的煤里头。
那是些被忘了的人。
事情过去很久了,久到没人再提起。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响了一声,就再也没了动静。那声响,在有些人心里,却一直回荡着。
一九六零年五月九号那天,地底下不光有煤,还有九百多个人。他们分两班,一班的人想着上来,另一班的人正准备下去,好替上来的人。
就在人换人的时候,井的最深处,那个叫十四号井底车场的地方,突然亮了一下,然后就是一声巨响。地面上的人都感觉到了,脚下的地像筛糠一样抖。
井下的气,还有飘在空中的黑煤末子,被这一点火星子给点着了。它们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头看不见的猛兽,在黑乎乎的巷道里乱冲乱撞。
火和带着毒气的风,跑得比人快。早班的工人还没跑出来,中班的工人已经下到了井里。井口上头乱糟糟的,没人知道下面到底怎么了。
只知道一个数:
九百一十二个人。
这么多人,都封在了底下,像罐头里的鱼。他们看不见天,也听不见井口上的喊声。只有无边的黑,和越来越稀薄的空气,陪着他们。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数字。那个时候,人人心里都装着一个数字,一个很大的数字。那个数字压得人喘不过气,也压得煤矿喘不过气,把人命也给压没了。
矿上贴着红纸,上面用黑墨写着大字,说今年要挖一百五十二万吨煤。这个数,听着就吓人,像一座大山。
可这个煤矿,当初建的时候,人家就说了,一年到头,最多最多,也就能挖九十万吨。再多,机器受不了,井下的洞子也受不了。
“煤炭保钢铁”
这六个字,比什么都重。为了炼出更多的钢,就要有烧不完的煤。于是,人就像蚂蚁一样,日日夜夜往地底下钻,把黑色的宝贝往上搬。
安全的事,没人顾得上说。井下的规矩是,要洒水,把飞起来的煤末子压下去。可是那天,没人洒水。井里干得能冒烟,到处都是能点着的黑面粉。
风也不好好吹。井下的风是用来换气的,把脏东西吹走,把新鲜气送进来。可那时候,通风的设备也不灵光。工人们就在这样的地方干活。
他们甚至不知道,危险来了要怎么跑。没几个人是直接被炸没的,调查的人后来写在纸上,说他们是“一氧化碳中毒”。
就是说,他们是被一种没颜色的,也没味儿的毒气,悄悄地闷死了。他们只是觉得困,想睡一觉,然后就再也没醒过来。
事情出了,得救人。上头下了命令,全国懂救人的人都往大同赶。来了三十七支专业的矿山救护队,都是好手。
解放军也来了,是卫生兵团。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救命的。里里外外,加起来有一千四百多个人,都围着那个黑洞洞的井口。
天上有飞机在飞,呜呜地响。一共飞了六十二架。地上有火车在跑,拉着东西。还有二百一十四辆汽车,把吃的、用的、救人的家伙,从四面八方运过来。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从地底下多拉上来一个人。救援干了七天七夜,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机器一直没停。
有个叫黄喜的解放军战士,他年轻,有的是力气。他背着井下没了的人往外走,背一个,再下去背一个。来来回回,他背出来了三具。
最后一次,他把人背到井口,自己也一头栽倒了,累得昏死过去。他也是人,他的力气也用完了。救人的,有时候自己也成了要被救的人。
结果呢?
井下的九百一十二个人,有二百二十八个人活着回到了地面。他们看到了光,听到了人的声音,可他们的好多同伴,永远留在了下面。
六百八十四。
这个数字,像一块碑,刻在了老白洞的历史上。没了的人里头,不光有普通工人,还有三个矿长和一些管事的人。出事的时候,他们也都在井下。
有个叫李福的人活了下来。他在井下被困了整整五天。没吃的,没喝的。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他把机器上抹的滑溜溜的油刮下来吃。
渴得嗓子冒烟,他就撕身边的报纸,放在嘴里嚼。那纸上印着字,说的都是生产怎么红火。他就靠着这些东西,等来了救他的人。
五月二十号,事情过去十一天了。矿务局贴出了个告示,说怎么给没了的人的家里补偿。上面写着,遇难矿工的家属,每个月能领到一笔钱。
要是城里的户口,一个人一个月是十二块五毛钱。
要是在农村安的家,那这笔钱,每个月就是八块三毛钱。
人都是在一个井里没的,可命的价钱,却因为一张薄薄的户口纸,分出了高低。这事,当时没人敢多问一句。
孩子们一下子没了爹。有些人家,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柱子一倒,整个家就塌了。那些孩子,成了孤儿。
矿上说,这些孩子的学钱不用交了,住的房钱也给免了。但这填不满孩子心里那个大窟窿。
有个叫吴长寿的男孩,那年才八岁。他的爸爸就死在了井下。办丧事那天,他怀里还抱着自己刚出生两个月的弟弟。他领着弟弟,去送爸爸最后一程。
一个八岁的孩子抱着一个吃奶的娃娃,身后是没有了男人的家。这样的家,在老白洞,一下子多出来好几百个。
这件天大的事,发生以后,很快就没了声音。所有跟它有关的纸,都被盖上了“绝密”的红章子,锁进了柜子里。
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大同发生了这么惨的矿难。报纸上一个字没提,广播里也静悄悄的。这件事,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时间慢慢走。
一年,两年,十年。
直到一九七一年,老白洞煤矿又重新开工了。工人们在清理巷道的时候,还时常能挖出当年遇难者的骸骨。那些被遗忘的生命,用这种方式提醒着后来人。
秘密藏了多少年?
三十八年。
整整三十八年,六百八十四个名字,没人知道。六百八十四个家庭的痛,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品尝。
直到一九九八年,有个叫何于清的作家,他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走了多少地方,问了多少人,终于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成了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问苍茫大地》。这本书,就像一把锤子,把那堵封存秘密的墙给砸开了一个口子。光,终于照了进去。
人们第一次从书上知道了,原来在一九六零年,有过这么一场灾难。大家都被惊着了,也开始回头想,为了那些数字,丢掉那么多条人命,到底值不值。
现在,在原来老白洞煤矿的地方,建起了一个纪念地。它有个简单的名字,叫“五九”纪念地。就是为了记着一九六零年,五月九号,那一天。
那一天,地动山摇。那一天,六百八十四个人,再也没有从井下上来。他们的故事,不该被煤灰掩盖,不该被时间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