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松手,后代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漆泄愤

发布时间:2025-08-12 21:02  浏览量:2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1975年,蒋介石死了,灵柩放在桃园慈湖,说是“暂厝”,结果一放就是快50年。1988年,蒋经国去世,也没下葬,就在旁边头寮陵寝,照样“浮”着。

两人一前一后离世,一样的结局:没地下葬,也没归故里。

这事最讽刺的地方就在于,蒋介石从没想留在台湾,他临终前反复交代:“等时机到了,把我送回奉化。”

他走之前还特意从大陆带了一把黄土,天天放身边,想着有朝一日能“落叶归根”。

蒋经国也一样,话说得清楚,想跟父亲一起回到大陆,“一起回家”可几十年过去了,遗愿还在,灵柩还浮着,台湾却装没听见。

蒋家人提过,大陆也回应过,陵寝也修好了,祖坟也清理干净了。可就是没人动。

台湾方面怕动这个“政治炸弹”,蒋家后人一个比一个不沾边,“独派”分子倒是上蹿下跳,泼红漆、丢冥纸,把灵柩当出气筒。

这两口棺材,不只是两具尸体,更是两岸历史最尴尬的一页。

当年蒋介石死在台北,灵柩运去桃园慈湖。陵寝是仿浙江奉化老家的样子建的,他自己说了:“这只是暂时的,我要回大陆。”

他在日记里写,“俯视大陆河山,心中怆然。”那意思,就是人虽在台湾,心还在故乡。

蒋经国去世后,灵柩放在慈湖旁边的头寮陵寝,也是“暂厝”,也说以后要回大陆。他们父子都没下土,采用的“浮厝”方式,棺木离地三寸。

按传统讲,这算不上入葬,算“候时”。问题是,这一等,就是几十年。

1996年,蒋纬国出来提议:“把父亲和兄长的灵柩迁回奉化。”大陆当时态度很明确:“欢迎,按国民党领导人规格安排。”

浙江奉化溪口祖坟早就修好了,也没搞宣传,就等蒋家人回去。

但台湾直接拒了,说这种事“有统一意味”,会刺激“本土派”。后面几年,蒋家人还提过几次。

2004年,蒋方良想迁去台湾五指山,家族反对。接着,蒋方智怡又提议迁回大陆,蒋孝严跳出来否,说“蒋经国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不合适。

2015年,蒋孝严又换口风,说“移灵是爷爷的遗愿”,但也只是说说,没下一步。

到了第四代,蒋家人全躲在海外,没人想接手这摊事。蒋友柏更直接,“蒋家不再碰政治”,等于把锅甩干净了。

蒋万安当上市长后更是“高情商”表态:“尊重历史。”翻译一下,就是“我知道,但我不动。”

一边是蒋家人冷处理,一边是台湾当局死压着。民进党执政时,嘴上说“尊重历史”,私底下全是堵。

理由也简单:“不能让两岸有太多连结,不能刺激‘独派’。”这话说白了就是:“蒋家想回大陆?对不起,我们不敢让你回。”

所以,他们干脆开始“去蒋”。把全台187所中小学里的蒋介石铜像拆了,陵寝改成“营区”,“谒灵”改成“入营参观”。

连名字都不敢提“蒋”,就怕别人想起他们跟大陆还有瓜葛。

李登辉时期更绝,直接砍掉陵寝安保预算,从2800万新台币砍到1500万,让陵墓“自然老去”。马英九稍微缓和一点,维护工作做做样子,但也没推动移灵。

所以这事就尴尬了:想迁的人没权,能迁的人不敢,剩下的就是拖。

2018年2月28日,台湾“二二八事件”71周年。几个“独派”分子到慈湖陵寝,拿红油漆往灵柩泼,说要“清除威权象征”。

这场面不光恶心,还荒唐。死人都不放过,就为了表达政治立场。

结果呢?台当局出面说“警告”,连个处分都没有。蒋万安发了个声明,说“痛心遗憾”,然后就没了。

反倒是国民党青年军跑去拆了“独派”搭的帐篷,还泼回漆,被警方逮捕。再看看现在的陵寝,慈湖头寮,过去是“圣地”,现在成了冷宫。

2016年还有35万人来参观,现在只剩12万人,跌了三分之二。关键是,大部分还是大陆游客。

台湾本地年轻人谁还关心蒋介石?在他们眼里,他只是课本里一段“威权”。

陵寝年年漏水,设备老化,维护费靠桃园地方政府硬撑。卫兵交接仪式还在搞,但也就是走个形式。有时候,一场交接下来,观众没两个,气氛比殡仪馆还冷。

那些拆下来的蒋介石铜像,全被堆到一个叫“两蒋文化园”的地方,一座座像被放在草地上,任风吹雨打。

结果这地儿反而成了大陆游客的“打卡地”。官方冷处理,民间热围观,讽刺得很。

反观大陆这边,态度一直很明朗。浙江奉化溪口镇,蒋家祖坟修得干干净净,环境搞得像景区。

国台办多次表态:“愿意提供必要协助。”就是不想让这事变成政治秀,只作为一桩“家事”解决。

但台湾这边不接招。怕就怕一旦移灵成功,等于两岸关系“象征性回暖”,那“独派”就炸了。民进党政府宁愿当没这回事,也不愿把口子打开。

按现在的态势看,灵柩就这么继续“浮”着。一个不愿放,一个不愿接,活人不处理,死人没着落。

这场“移灵”的拉锯战,其实比任何政治议题都现实。蒋介石父子当年再风光,死后连个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这不只是家族的遗愿,更是时代的隐喻。两个“浮厝”的棺材,像极了两岸这几十年的“悬而未决”。一脚在历史,一脚在现实,谁都不愿意先迈一步。

参考资料:蒋介石、蒋经国是否移灵?蒋万安:希望能入土为安——2018-03-02 16:38·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