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天日!跨越80载,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揭开日本法西斯掩藏的黑暗真相!

发布时间:2025-08-13 08:36  浏览量:2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吉林广电视台推出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首次揭露被日军列为“极密地标”的西安战俘营(今辽源市)真相——这里曾囚禁过16位盟军高级将领,是日军“人盾计划”的最后据点!

跨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真相追寻——从将军的私人手稿、战俘后代的口述,到日本学者的密档,揭披日军试图掩盖的犯罪铁证!

营救高级战俘的“北美红雀行动”成员: 霍尔·雷斯

2025年,78岁的日本学者西里扶甬子亲赴辽源战俘营旧址,她反思历史,发出这样的呼声:“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经历过战争的人逐渐离世,即便有战争的证言,人们也会逐渐漠视它。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向下一代人传达这些,必须传达真相!”

日本学者西里扶甬子(左一) 和中国学者杨竞

“内心厌恶和绝望的情绪顿时升腾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耻辱。”——温莱特中将日记

美军中将乔纳森·温莱特

1944年12月,寒风中的辽源山坳,东南亚战场16位盟军最高级别战俘(美军中将温莱特、英军中将珀西瓦尔等)被秘密押至中国东北西安县(今辽源市)一处山坳,关进一座被日军列为“极密”的战俘营。

辽源战俘营遗址:高级战俘关押室

美军中将温莱特指挥过菲律宾保卫战,英军中将珀西瓦尔是新加坡战场统帅,香港总督杨慕琦,以及荷兰、澳大利亚的将军……但在日军眼中,他们只是“可以随意践踏的战利品”。

纪录片第一集《冰火证言》将以“冰与火”的双重维度,撕开这段历史的封条——

“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火弥漫东南亚。这几位盟军高级将领的投降与被俘,直接影响了太平洋战场的走向,也把自己和二十万盟军的命运交到日军手上。

奉天俘虏收容所“俘虏人名册”

“冰”:在温莱特的回忆录里,写满了对投降的自责、被殴打的屈辱、也藏着“饿到吃黑虫充饥”的绝望;珀西瓦尔的手记中,记录着日军强迫他“羞辱式游街”的细节;香港总督杨慕琦的后人回忆:“直到去世都不敢提及投降被俘经历”。

左一:美军陆军中将 乔纳森·温莱特; 左三:美国陆军少将 爱德华·金

在讲述二战的历史中,人们熟知诺曼底登陆的壮阔、斯大林格勒的焦土,却鲜少提及1942-1945年间有16位盟军统帅被日军秘密押至中国东北辽源的遭遇。而他们的故事,是二战“东方战场”的关键注脚——

地理的联结: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将东南亚战场(新加坡、菲律宾)与中国东北战场串联成线。日军将东南亚战俘经台湾、朝鲜转运至中国东北,既是为“集中管理”高级将领,更是为利用中国东北的工业资源(辽源煤矿)支撑“法西斯战争机器”的运转。这一链条,暴露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本质:所谓“共荣”,不过是将被占领区变为殖民掠夺的“血库”。

共同的苦难:温莱特无故被日本士兵当众扇耳光,珀西瓦尔因抗议“养鸡换饭”被关三天禁闭。这些细节,揭示了日军暴行的体系化、无视国际公约和对人性的泯灭。在距离这座战俘营仅4公里的辽源矿工墓白骨森森,日本法西斯不仅疯狂掠夺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还坑杀了10万名被奴役的无辜矿工。战俘的苦难与中国民众的尸骨,共同构成了“战争对无辜者”的绞杀。

揭露真相的意义

是“不让苦难重演”

辽源战俘营营房旧址

因为那些被掩埋的战俘日记、被遗忘的榆树年轮、被抹去的日军暴行档案,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战争的残酷,除却战场上的血腥,更在于带给所有无辜者的苦难和无数生命的消亡。而人性的微光,从不是“英雄的壮举”,而是“每个生命对尊严的坚持”。

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

8月13日21时,锁定吉林卫视,让我们一起,在《重见天日》中,揭开这段被掩藏的黑暗真相。